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小组轻松出线 (第2/2页)
但比起澳大利亚人的光明正大,黑暗中有几双贼溜溜的眼睛就显得更加狡黠。 那是日本的足球间谍,这招不是他们发明的,早在2006年世界杯上,德国人就有专业的团队收集对手的情报,比如对阿根廷的比赛之前,德国的情报团队就收集分析了阿根廷门将扑点球的习惯,最后在点球大战中,这些情报果然起到作用。 日本人在半年前就开始收集中国队几个主力球员的资料,特别是李乔的,不夸张的说,日本队对李乔的了解可能仅次于斯坦、克洛普。这些情况中国队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但这些东西也没办法阻止,或者说有实力的话也不用阻止。 中国队本次比赛是保持很开放的心态,球队接受了悉尼当地一家电视台的拍摄要求,随行的还有澳大利亚曾经的球星“维杜卡”。 维杜卡这次就是当任主持人的角色,澳大利亚人也知道规矩,再开放的球队也是有东西不能拍的,维杜卡希望和李乔来一个面对面的专访,领队“李玮峰”很爽快的答应了。 李乔被邀请在训练场的球门前接受采访,两个人都站着,这种形式还挺特别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你真的认识我吗”?维杜卡说。 “知道一点点,但好像科威尔比你厉害”,李乔说。 维杜卡笑了,他确实不是澳大利亚最好的球员,他的身材太壮了,其实已经不太像足球运动员,而是像搞摔跤的。 “16支球队里,你最怕哪支”?维杜卡问。 李乔很骄傲的说:“我真的想不出来”。 “是不是经历过德甲联赛,再回来面对亚洲球队感觉很容易”?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李乔事先跟戚冰说好了,如果自己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就给他使眼色,戚冰就拿球踢“维杜卡”,装成“事故”,给自己解围。 李乔知道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对,他给戚冰使眼色,一秒钟后,维杜卡的脑袋就被踢中了。 戚冰跑过来向“维杜卡”道歉,李乔也在一旁说对不起,但这么一闹,刚才那个问题就混过去了。 戚冰这小子下脚是没轻没重的,李乔的意思是轻轻给“维杜卡”后脑勺上来一下,但戚冰是抽射,把维杜卡的脑袋当沙袋了,维杜卡缓了缓之后就结束了采访。 澳大利亚人走后,李乔冲着戚冰说:“我让你解围,没让你踢晕他”。 “我看他那身材,怕踢轻了没有效果”,戚冰不好意思的说。 “也不怪你,谁叫他要挖坑给我跳”,李乔笑嘻嘻的说。 李玮峰过来喊两人继续训练,大头现在算是“领导”了,斯坦不在,球员们都得听他的。 ***** 卡塔尔和阿联酋的比赛吸引了很多球迷前来观看,其中有一个人带着口罩、墨镜的人引起警卫的注意,在空气还不错的澳大利亚,一般没有人会戴口罩。 “先生,我们要对你进行搜查”,警卫说。 教练都有主办方给的通行证,斯坦很不情愿的把证件拿出来证明自己不是坏人。 但警卫还是不相信,也可能是捡到了别人的证件,于是执意要搜身。接受搜身之后,斯坦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球。 卡塔尔、阿联酋两支球队的风格,历史都很像,这两国都是靠着石油发了大财,然后疯狂的投资到足球上,最终用钱砸出了不错的成绩。 赛前斯坦做过调查,阿联酋最厉害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被称为海湾梅西的“奥马尔”,另一个是他们的射手“马布胡特”,特别是“奥马尔”,现在已经被欧洲很多球队盯上,小家伙顶着一个爆炸头,显得很有个性。 斯坦是很挑剔的人,但就是这样的教练,在看了半场比赛之后,都开始由衷的喜欢“奥马尔”。他是有足球天赋的球员,拿球很灵,不死板,看来很可能会成为中国队一个大麻烦。 本场比赛两队打的很拼命,谁赢了谁小组出线,在一场毫无保留的对攻之后,阿联酋3比2战胜卡塔尔。 也就是说,中国队将要面对的对手是从来没有在亚洲杯上遇过的阿联酋。 赛后,斯坦看了看自己的笔记本,一个字也没有,本场比赛双方场面上很乱,都急于进球,所以斯坦没有看到战术上的闪光点,但斯坦看到了一块宝,他在空白的笔记本上写上“奥马尔”。 “下一场就让我看看“海湾梅西”的实力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