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三年 (第2/2页)
仇晓晓收起眼泪,有些尴尬地退了退:“大家快别这样,以后叫我晓晓就行。” 老太太拉过仇晓晓往前走,以前的那片空地还留着,几乎没变,树木也不曾少过一棵,只不过周围被铁栅栏围上了。穿过树林再往里走,是一栋三层小楼,楼呈“L型”,内弯处有假山喷泉,假山上的罗汉松在喷泉打起的水雾中若隐若现,仇晓晓的眼前顿时一亮。 “这是‘唐诗楼’,是唐诗的主题饭店,里面的建筑是复唐古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应有尽有,而且收录了大概500多首唐诗,雕刻在里面。主打菜是老太太的秘制菜肴,客户反映很好。”一个清脆的女声介绍道。 仇晓晓回头看了眼身边一身女式西服、一脸英气的丫头,好像对她没有什么印象,便又继续往前,转过一片竹林,左右两栋风格迥异的四层大楼出现在眼前,石子儿大路从两栋楼中间穿过,深入树林里面。 小丫头上前:“左边的是宋词楼,右边是元曲楼。宋词楼以宋词为主题,收录宋代词赋600多首,是宾馆;元曲楼以元曲为主题,收录元代曲赋200多首,是集运动健身、洗浴游泳、唱歌喝酒等一体的娱乐会所,都是复古建筑。” 仇母带着女儿继续往里走,除了老七,剩下的人都没有再跟,进了树林,七拐八拐的来到一栋两层别墅前面。 老七道:“嫂…小姐,小七就送到这里了,这是你以后住的地方,收拾出来好几天了都。”说完也不等仇晓晓说话,老七直接回头离开了。 仇母见只剩母女两人才叹了口气:“以前这里只有我和王骥住,现在你来了,终于可以多点儿人气了,快进去吧。” 别墅也是复古样式,做成一个阁楼的模样,牌匾上写着“莺花亭”几个字,进了门就是一楼的客厅,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江城子”的字画,为首第一幅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二幅秦观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第三幅陈著的《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第四幅朱淑真的《江城子赏春》,第五幅欧阳炯的《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第六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最后一副前面仇晓晓站了好久,竟然是自己的《江城子东郊江堤游记》:东郊堤柳借江风,感江城,动离人,或知少年轻狂自留恨。妙龄怎敌岁月狠,花飘零,情自横。昔日白云忆青峰,心生棱,泪留痕,方明多情总被无情坑。旧恨燃尽复新愤,讯未闻,情尽焚。 看完了书画,仇晓晓没再管母亲,径直登上了二楼,二楼中间是一个根雕书桌,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周围六间应该都是是卧室,一一打开,里面的陈设都是古建筑样式,屏风木床一应俱全,最靠里的一间打开,仇晓晓有些失神。 屋的左手边是任然是很复古的一张红木床,但床上的被褥却都是粉色的;右手边是一件镂空雕花的衣柜,衣柜是白色的;往里是一个落地窗的阳台,透过窗可以看到山下的老屋,奇怪的是,老屋前面有一颗好大好大的槐树;阳台的左侧是一个老旧的深色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看着这熟悉的样式,仇晓晓的鼻子有些酸;中间是一张圆形的木雕小桌,不过比原来的大了很多,也华贵了很多,桌上还是那个小熊模样的笔筒里,笔筒里的几支毛笔一看就是原来的,笔筒前面摆着几张宣纸;桌子的右面摆了两张藤椅,就是自己原先的那两张,她不会看错的。 仇晓晓心里一阵揪痛,王骥,为什么要这样,我不需要你做的这些,就不能放过我吗?如果此时王骥在她眼前,她觉得自己肯定会抓着他大发脾气,来撒撒这口闷气。 气不过,仇晓晓跑下楼:“妈,王骥人在哪里?怎么这么半天都不见他?” 仇母笑着拉过气呼呼的女儿:“晓晓,王骥恐怕是躲着你呢,别急,总会见到的。” 听见王骥躲着自己,仇晓晓更加生气,自己又不是老虎,有那么可怕吗,最气人的是自己却没地方出这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