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确认无疑  (第1/2页)
    走廊的空气也好不了多少。    大学生的群居生活普遍是杂乱无章的。    卓群快步走下楼梯,直至走出宿舍楼外,才真正得以畅快的呼吸新鲜空气。    外面的公告栏里贴着学生的告示,多是些转让物品的信息。    卓群扫了一眼,觉得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便开始往校园外走去。    十月,这个时节的京城是最舒适的时候。    不像春季那样多风,气温恒定,阳光明媚。    校园里树叶还尚未开始变色,依然是郁郁葱葱一片绿荫。    这里毫无疑问是卓群曾经就读的“民大”。    他能从看到一切场景,清晰的回忆起校园生活的点滴。    想起自己是在这里如何寻找从未实现的梦想。    回忆起自己是怎么和室友们一起消磨掉这四年的光阴。    又是从何时起开始的人生第一次恋爱……    只是从图书馆和cao场、食堂、教学楼上,他却根本感受不到时间的特性。    这些四四方方的建筑物具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特质,使他无从去判断眼下具体是哪一年。    而想要从校园里众多漫步者的衣着和发型上,实现这一点也不大可能。    因为校园里的青年男女和2019年的大学生,在衣着外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    但就在走到学校东门时,一个最本质的时代区别,突然敲醒了卓群。    那就是他突然意识到,这一路走来,居然没人摆弄手机了,他也没有看到笔记本电脑的踪迹。    显然这线索证明了时间跨度之大,他不应该心存半点侥幸。    果不其然,校外的情景更让卓群震撼。    校门口正对着的马路还没有扩宽,没有铁栅栏横在路中间。    两边都是挺拔的白杨树,风吹叶摆,簌簌作响。    马路上的汽车虽然也很多,但与2019年浩浩荡荡的汽车大军相比,简直算是畅通无阻的天堂。    最绝的是穿梭往来的京城出租车,居然是早应被淘汰,有“蝗虫”之称的面的。    偶尔才能见着一辆空驶的红富康或者红夏利。    而本应该耸立在学校对面的高楼大厦也都消失了。    连同着超市、银行、快餐店、电信营业厅,全然不见。    以至于现在还是一排平房改成的底商。    只有一家名为“永乐餐厅”的大众菜馆,一家新华书店和一家柯达彩印店。    偏偏这些店铺的门口,居然还有两组簇新的公共电话亭。    老天爷!    事实很明显了,这就是他当初在这里念书时,学校东门周边的真实环境。    这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可到底是哪一年呢?    是他大四,还是大三?    或许只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卓群大踏步的朝着校门北边公共汽车站旁的露天书报摊儿走去。    那个摊子是个临时性的。    几十份儿报纸和杂志都挂在两棵白杨树之间的一根绳子上。    老板是个带着草帽的老头儿。    一看卓群直眉瞪眼的过来,就知道生意来了。    于是不等他开口就问。    “小伙子,你要什么?”    而卓群一眼就从铁丝上认出了《读者》、《健与美》、《电脑爱好者》、《证券市场周刊》、《青年周刊》……    这些曾经最畅销的杂志。    他不自觉的狠咬了一下嘴唇。    “报纸,我要今天的报纸!”    老头儿嫌他说的不准确。    “什么报?”    卓群说,“都要。”    老头有点惊讶,嗓门登时大了。    “什么报都要?”    而卓群很执着的重申。    “对,今天的报,都要!”    于是大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