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错误的超负荷训练 (第1/1页)
沈圆做了几天别人家的儿子,发现这个家庭还挺和气。 虽然惠子是继母,可对于本乡正宗却很关心,毕竟每天都帮着对方接捕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下来的。 沈圆是在美国的棒球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对于这个的认知向来很深。母亲对于孩子的棒球生涯起到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从孩子一点点大开始就要陪着他玩培养兴趣,每天送到社区球队,如果人手不够家长还要充当教练,回家陪着练还得清洗衣服,高压水枪洗的干净是没错,但花钱买的球衣可也比较容易破了。 再稍微大一些就要开始打旅行球队了,带着儿子到处跑、打比赛,而一场比赛下来不算路途就得花去两到四个小时,时间不定、天气不定,而且是长期的打! 等进入少棒就更是了不得,每一支少棒球队都围着威廉波特的LLB而努力着,要拼的话母亲大人不仅得陪练还得兼职拉赞助! 如果凑巧儿子是个倒霉的投手,那压力更大,因为作为母亲,她就是捕手的最佳人选。 常年下来接捕出伤病的不在少数。 沈圆只有两个爸爸没有mama,一家子的专业户,奶奶也是球员出身,甚至还是专业裁判,所以陪练这块都是轮换着解决的,没有经历过mama捕手这一块。 但他的小伙伴们却大多是这样,甚至还有夸张的母亲手肘韧带接出了问题来。 沈圆还挺担心惠子,毕竟本乡正宗是绝对的速球派投手,这样长期的接捕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这人是不是太cao了一些?根据自己的记录,这人每天除了慢跑之外还要拖轮胎,完全不知道是哪里弄来的训练菜单。投球百多次就算了,还要挥空棒两百次,打网一百次,这确定不是疯了吗? 本来还想多句嘴警告下小朋友的,结果人家的队友来家里也是这么练的,这就可怕了,感情全队拿的都是同一份训练菜单? 沈圆几乎要怀疑自己过往的记忆出了问题,自己以前的练习难道是作假的吗? 虽然进了职业后训练量少的可怜,哪怕是休赛期也是走缓慢的节奏,可哪怕是在业余时期也没有经历过本乡正宗这种自杀式的训练模式! 从小两个爸爸说的最多的就是让自己适度训练,绝对不能够超标。 甚至在进入十一二年级之前,他还不被允许在正式的比赛中蹲捕,每天做的捕手接捕训练也都只是在家中做些小抛球和脚步练习。真正的接捕数也有着记录。 身体的健康才是球员职业生涯的保障! 而每个人的负荷是有限的,在身体没完全长成的阶段就透支出去,未来肯定会引起一系列的影响。 这孩子的重训跟上了吗?平时的饮食也有问题啊,重训如果再过量那麻烦可就大了。 再加上是速球派投手,这是天赋,却也是巨大的问题。 投手之所以被称之为消耗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手臂、肩膀、背部很容易在长期的投球中产生病痛。 投球机制、姿势的不对等都会加速病痛的产生。而这些没有接触到职棒球员的孩子在练球阶段他们的投球模式大多来自于电视和教练,可所谓的少棒教练、球队监督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正确的指导? 偏偏习惯一旦产生就很难更改,长此以往,最先出问题的往往就是手肘韧带,也就是投手最容易出问题的尺侧副韧带。 一旦PRP注射无效或者伤病级别拉高的话就得进行TJ手术,也就是尺侧副韧带置换手术。好让受损的韧带回到健康的模式当中。 TJ手术就是所谓TommyJohn手术的简称,全称尺骨附属韧带重建术。所以并不是修补原先受损的韧带,而是通过尸体或者字体的肌腱进行韧带重建后再置换受损的韧带! 一条崭新的韧带正常情况能保质十年,但对于速球派投手这个时间线很可能要缩短。 这项手术在沈圆那个年代是非常成熟且便捷的,手术时间也不久,但问题在于它的恢复期非常的漫长。 野手们还好一些,投手的话前后花去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兼职太正常不过了。 复健过程漫长又痛苦,这还能忍受,可其中损失的金钱却是太大了! 两年的时间不打球,尤其是一个年轻的投手,得错过多少机会啊! 如果运气再烂一点恰逢合约年的话,等回来了哪个球团会傻傻的奉上一份高额的长约? 沈圆的思绪转回到本乡正宗身上,以这孩子的自虐模式,他总觉得这一天来的不会太远。 如果只是韧带问题还好一点,可如果是肩袖问题的话,那未来的棒球生涯就要直接画一个叉了! 凡是肩袖出现问题的球员,在手术后能回到巅峰的,按照目前数据来说=0! 沈圆挪了个位置,正正对着本乡正宗的背面,举起了金手指带来的相机,他要研究对比下这人的投球姿势才好。 至于凭借rou眼什么的就算了吧,rou眼要真那么厉害,现代棒球哪里能够那么快的发展起来。 别说沈圆的年代了,就是他爸爸们打球的时候,各个大联盟球团都已经走上了完全的数据派,高速相机和相关系统关联,准确的分析球员的信息和差异,找出最健康、最合理的模式,为不同的球员定制不同的菜单,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延长、增效球员的职业生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