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岁月0a_珊珊的生日(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珊珊的生日(六) (第1/2页)

    珊珊的歌声,简单、童真,不加修饰,谈不上“技巧”,但朴实无华的“唱腔”,真诚的情感,也赢得了大家伙的阵阵掌声:

    “生~日~快乐~~~”

    包间里的祝贺、此起彼伏。

    “谢谢大家!”

    珊珊低着头,捂着嘴,微微的一笑,有那么一点羞涩,但也很满意,然后把话筒递了出去。

    “汪峰的《北京北京》!”

    习茜接过话筒,点了这首歌。

    “附歌”响起,3、2、1,开始: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

    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电气之音

    我似乎听到了他烛骨般的心跳

    ……”

    也许是还没有进入“状态”的缘故吧,习茜“开场秀”的这几句歌词、确认“不怎么样”:

    没有“中气”、音高“不够”(明显降低了一个8度)、“音准”上也差了那么一点。

    虽然她的歌声、不足以吸引现场的听众朋友们,但是出于“礼节”和“尊重”,大家伙还是保持着安静,静静的聆听,期待着她有更好的表现。

    “咖啡馆与广场有三个街区

    就像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

    人们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和拥抱

    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碎梦……”

    习茜明显提高了音量,努力“迎合着”“伴音”的音高,试图“还原”“原音标准”,但是现场的反应也并不强烈。

    这首“烂世的”歌曲,几乎满大街的人都会哼唱,所以大家伙对于它的要求、就相对高一点,要想达到大家伙期待的标准,的确不容易,大伙的注意力渐渐的转移开了,或者交头接耳、低声碎语,或者玩着手机、打发时间。

    习茜也觉察到了现场氛围的尴尬,转而再次转变了“唱法”:

    走“灵魂路线”——

    只“唱”感觉,不唱“技术”。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

    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

    在这里失去

    上海上海……”

    投入了感情,听上去感觉、后面这一小段、代入感稍微好了一些,

    最后的那一句歌词“上海上海”,是她自己的原创,即兴演唱,落寞的声音、孤独的心境,像是唱着自己的无助,唱着自己的过往,这么一句歌词的改编,到是引来了一些熙熙攘攘的掌声。

    “伤害,伤害……”

    习茜口中的“上海”,被珊珊“解读”成了“伤害”。

    珊珊的嘴角“呲出一声不削”,眼神中透露着一连串“标签”:埋怨、不削、怜悯、无所谓……

    她目光游离开去,却没有一句言语……

    文小风看着珊珊,却“读不懂”她的眼神——

    回想今晚,从珊珊提前招呼厨房备菜,到习茜深夜赴宴,对于习茜,珊珊的态度好像有些矛盾:

    有“周到的礼数”,又有“当面的‘蔑视‘”。

    算了,不管它了,可能是我自己“想多了”!

    文小风放弃了“解读”,“思路”、回到了ktv现场。

    熙熙攘攘的鼓掌,结束了习茜的演唱。

    珊珊用手肘、挤了挤文小风的手臂。

    “嗯?”

    文小风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珊珊昂了昂头,目光、朝着“点歌大屏”的方向,示意文小风表现表现:

    “哥,你唱一个~”

    文小风一下愣住了,太长时间没有进过ktv了,不知道还有没有那种水准、状态,

    但是一转念,他立马又放松了下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怎么说、“哥”还是有那么“几斤几两”的!

    “来吧!”

    文小风咧着嘴一笑,然后接过话筒。

    “张学友的《如果爱》……”

    珊珊抢先一步,给他点播了这首歌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