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郊记忆(二):不欢、不散 (第1/2页)
正午的太阳,犹如这“惊蛰”时节过后——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气温上升,土地解冻,三麦拔节,毛桃爆芽,杂草返青,百虫苏醒开食。 矮旧的“红砖楼房”,抵挡不住阳光的照射,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恶魔”,手舞着“焦躁”的皮鞭,鞭打着不安的身心。 没一会的功夫,珊珊已显疲乏,文小风也略带倦容,只有文mama,还若无其事,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一样。 “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文小风背过手肘,捶了捶腰肩: “珊珊也走累了。” 然后看着珊珊的腰腿。 文mama没有异议,爽快的答应了: “行,你们说了算。” 穿过中央大道,“一行三人”来到“舞台广场”,新华文轩书店—— 读书、品茗、休闲、娱乐,一茶一坐。 “这个地方不错,闹中取静,喝喝水、养养神……” 文小风看着珊珊,简单的眼神交流,珊珊点了点头,表示了同意! 文小风找了一个靠窗边的位置,店面门外—— 既可以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又可以避免阳光照射、随风取暖; 既可以与广场中央、嘈闹的人群保持一定“距离”,又可以“静观人间烟火”! 放下“肩包”、落座、点单、三杯茶水、托盘上桌。 “我们来‘斗地主‘,怎么样?” 文mama提议“斗地主”,来打发闲暇时光。 “好啊,来啊!” 文小风应声响应。 珊珊点了点头,默许了文mama的提议。 文小风取出事先准备的一副扑克,开始洗牌。 成都斗地主, 游戏规则: 成都斗地主,是在传统的斗地主的基础上,加了“倒”、“拉”、“窝”、“垒”—— “倒”:番数*2, “拉”:番数*3, “窝”:番数*4, “垒”:番数*5, 另外,一个“炸弹”算“一番”(一倍), “春天”,2番, “反春”,3番; “双王”、和“四个2”,必须“叫牌”; “三个主”,必须“叫牌”—— “王”、和“2”是主:“双王”、和“四个2”,一共6个“主”; 一个“炸弹”算是一个主; “尾家必焖”(也就是说,如果前两个玩家都没有“叫牌”,那么,最后一个玩家必须“当”地主,) 叫牌时可以叫“我要”,或者“不叫”。 如果都不叫,那么此局结束,重新洗牌、发牌; 如果是“尾家必焖”,“尾家”当“地主”,那么,这局结束之后,“地主”不论输赢,都要“查叫”(查牌)—— 查看玩家有没有“作弊”行为: 有没有“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有没有“符合‘叫牌‘规定、又故意不‘叫牌‘”的行为。 文小风洗好了牌,发牌,第一局,游戏开始。 珊珊是“地主”,文小风是“二家”,文mama是“尾家”。 文小风拿起桌面上的17张牌,按照大小顺序,从左至右排列完毕: “哇!好牌!” 看着手中的扑克,文小风心中暗喜: 一个小王,三个2,一对A,一条“连子”、7.8.9.10.j.Q.k,一对4,一张3,一张5—— “断”6,四个“主”,如果“6”不是炸弹,那么,“量”它是谁、也不敢“抓”那三张“底牌”。 文小风静静的分析着“排局”,推算着这一局的“难关”,估摸着这一局的“胜率”。 “这一手牌,可以当地主,也可以‘斗‘地主”。 文小风压制着内心的喜悦,故作镇定,面无表情,等待着珊珊“叫牌”。 “不要。” 珊珊看了看她手中的牌,没有叫牌。 这样一来,“地主”“顺延”到了第二个玩家—— 文小风。 “哈哈哈……正中下怀,这下该我上场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面对着突如其来、而又“情理之中”的“叫地主”,文小风故弄玄虚,“假意”考虑一下,“磨蹭”了一会儿,“勉为其难”的伸手抓牌: “好吧,我来。” 文小风抓起三张“底牌”: 一个6,一对4。 “全都是‘电话号码‘……” 文小风“放”了一个“烟雾弹”,用意“迷惑”珊珊、和文mama。 其实,这三张底牌,对于文小风手中的这一副牌来说,是“将大爷”遇到了“和大妈”—— 将和氏(将合适——刚好合适) “6”往中间“一连”,3.4.5.6……j.Q.k.A,一条龙,没有“断章”, 一对4,加上手中的另外一个一个4,三个4——三带一,“牺牲”一个炸弹,少“一番”; 三个2“带”一张; 20张牌,干干净净,完胜!春天!两番! 另外还有一种“方案”——“保”炸弹 那么, 一张“单牌3”, 一副炸弹——四个4, 一条“连子”,5678……QkA, 三个2, 一个小王。 这样“组合”,也能“赢”下这局,“保住”炸弹,但是要多一两个“回合”, 而且,“番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