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北京三天(二) (第3/3页)
门内久负盛名的“连理柏”。 相传,这棵连理柏是清乾隆年间种植。这棵“连理柏”高约三丈,由两棵古柏组成,双柏的主干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换句话说,就是双树横跨龙脉。它们双干相对倾斜生长,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而树干相交的部位已融为一体,成为一棵树。远看非常别致雅观。 由于这奇妙的连理树是由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的,世间罕见。中国古人便将这种树木的连理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所以连理树又称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便有“在天愿作比翼鸟,于地喜为连理枝”的千古名句。 文小风站在“连理树”跟前,抬头仰望——这画面,就好像我们“微信登录”时候的页面: 一个小人,一个星球。 文小风顿时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它穿越时空几百年,如今依然为“当下世人所摩拜”! 他从上衣外套内包里面取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许愿卡”,找到一根,距离地面垂直距离最近的树枝,踮起脚尖,树枝末梢系上“许愿卡”。 闭上眼,许下心愿: 未来正要开始闪闪发亮, 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 踮起脚尖, 就更靠近阳光, 许下我第一千零一个愿望, 有一天幸福总会听我的话, 不怕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 青春是我的筹码, 我只有这第一千零一个愿望, 有一天幸福总会在我手上, 每一颗心都有一双翅膀, 要勇往直前的飞翔, 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他寄托希望于这棵“传奇大树”,期望着它的“传奇故事”,也能够在他和珊珊的婚姻中“再现”: “妹儿,” 文小风挥舞着手臂,召唤着不远处的珊珊,挥手示意让她过来, “来了,” 珊珊应声来到文小风身边,顺势靠上文小风左肩,头微侧、脸颊紧贴文小风的脸颊,左手固定手机,举过头顶: 对焦、嘟嘴、睁大双眼…… “哥,笑一个,” “嗯~” 文小风连回答的时间都省略了,争分夺秒,配合着珊珊“成熟的卖萌”,也配合着自己“喜悦”的内心,更是配合着当下他们“一派和谐”的婚姻。 关于连理树,有一个感天动地,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宋国君康王霸占舍人韩凭的爱妻何氏为妃,并强迫韩凭去筑青陵台,青陵台筑成后康王杀了韩凭。何氏闻讯痛不欲生,她在韩凭下葬时毅然跳入墓中撞棺而亡。残暴的康王见状恼羞成怒,把韩凭、合氏夫妻俩分别埋于青陵台的左右两侧,不让将他们合葬一起。 但神奇的是,第二年在韩凭、何氏的坟头上,慢慢长出两棵参天大树,树干中部合在一起,紧紧连结着。宋康王下令砍树,树上又出现鸳鸯,瞬间又化为蝴蝶。于是后人便称此种合抱树称为“连理树”,比喻夫妻之间坚贞不屈的纯洁爱情。 这当然只是一个浪漫的传说,寄予了人们对于爱情最美好的希望。因此,故宫御花园里的这棵连理柏也倍受当时清朝帝后们的喜爱。 “当年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新婚不久,便在这株“连理柏”下拍了一张照片,为的是祈求天长日久,永不分离。” 习mama说道, “我们也来照一张,” “好呀,” 文mama也很高兴, “谁来给我们照啊?” 珊珊环顾四周,看到一个“保洁大姐”, “就她吧,找她帮个忙,给我们拍张合照。” 北京人也挺热情,不含糊,保洁大姐接过文mama的手机,三下五除二: “咔嚓~” “给你”,大姐把手机还给文mama。 四个人不约而同的把头紧凑手机,头贴着头,目光聚集手机画面: “这一轮光圈是什么东西啊?!” 习mama第一个发声: 照片中,四个人“一字排开”,背靠“连理枝”,树梢零零碎碎倒挂着“许愿卡”,一轮七彩光圈,圈住了她们…… “好神奇!!!” 文mama惊讶道。 珊珊的眼神中渗透出“满意”,频频点头。 文小风除了惊喜,更多的是浮想联翩: “连理枝”、帝王爱情、冬日北京故宫、“三美合一(四人组)”…… 时间定格…… 这些关于帝王婚姻的浪漫故事,激励着文小风,像是一剂剂“强心针”,坚定着他克服“不适”的“信念”,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又深一口呼气,心里默念到: 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停留在你怀里,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 我愿意为你被放逐天际, 只要你真心拿爱与我回应, 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为你 我愿给予你一切我能给予, 我愿用陪伴替代长情的告白, 纵使千辛万苦, 也愿意榨干我最后一滴眼泪, 为你, 也为自己, 相濡以沫, 白头到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