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衿的女孩_132章 活学活用(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2章 活学活用(1) (第2/2页)



    但不管怎样,弟弟的个人卫生自行解决了,郝佳丽要的时间省出来了。

    解决了弟弟郝佳明的洗澡问题,郝佳丽接下来就是家里的第二大事要一步到位了。

    就是家里一家人一天要用的这五担水。

    这五担水一桶有十斤,一担就是二十斤,按郝佳丽的个子与力气,郝佳丽目前只能担这个重量。

    而郝佳丽家还有一担大水桶,就是郝佳丽还很小的时候陈凤用的。

    陈凤挑的大水桶,二十斤装的一桶,一担就是四十斤,郝佳丽今年也试过赶时间时想用陈凤用的水桶担水,但郝佳丽担不起,若郝佳丽硬要挺着腰杆将这担水挑在肩上的话,没走两步,郝佳丽就吃不消的要摔掉肩上的扁担,然后扁担两头挂的两水桶和桶里的水就高高地砸倒在地,然后水就从桶口流得一干二净,流得满地都是。

    后来曹菊英看到了就不准郝佳丽用陈凤担的水桶挑水了,哪怕郝佳丽尝试都不行,说是郝佳丽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郝佳丽的脊梁骨还不够硬,郝佳丽挑太重会把脊梁骨压弯,会把背压个驼出来,他日若郝佳丽长大就变成了驼背女郝佳丽就很难嫁出去了。

    再者就是,挑这么大桶的水也会闪伤了郝佳丽的腰。

    郝佳丽就只有挑母亲前几年叫生产队的木匠用木板,用铁丝箍的这担只能装二十斤的水桶。

    郝佳丽满六岁起就开始用这担二十斤的木桶挑水了,且水的重量也从开始的半桶到今年满满的一桶。今年郝佳丽八岁多了,在这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郝佳丽挑的这担水桶桶口的厚薄,桶底边沿的木板在地面磨出的小裂口,还有挑水时扁担在肩上被水的重量压弯到什么形状的弧度,郝佳丽熟悉得闭着眼睛都说得上比划得出,甚至还包括去水井担水的这条路郝佳丽也同样熟悉得摸黑也能将水挑回家。

    对了,说起去水井的这条路,郝佳丽童年留下最多的足迹除了上学的路,就是这条路了。

    这条路离郝佳丽家约有四百米远,其中一百米是进村的路,三百米是泥路。

    三百米的泥路不下雨郝佳丽觉得还是很好走,夏天踩着凉爽冬天踩着柔软,但只要是一下雨,郝佳丽挑着这担水脚下打滑得走平路就跟走沙漠,爬雪山一样的艰难了。

    另外一百米进村的这段路也好不到哪去,这段路有一点斜坡,为了怕斜坡的泥下雨天打滑,斜坡的路面都被郝佳丽村里的大人用砖跟成块的石板垫着。

    砖跟石板垫着的路面是稳当了,却也不好走,冬天穿了鞋倒是没事,到了夏天,对于没钱买鞋习惯了打赤脚走来走去的郝佳丽来说,这些砖跟石块没有泥的软,郝佳丽光脚板走在路面扎脚板底不算,被太阳嗮得guntang的路面郝佳丽去脚一踩,砖跟石板的温度烫得郝佳丽的脚板底钻心的热。

    然后,郝佳丽担着这两桶二十斤的水得像猫一样踮着脚尖走路,要不就绕道走才能避开这些guntang的砖跟石板将水挑回家。

    反正,去井边挑水的这条路对郝佳丽来说就是条费时又难走的路,

    而为了节省时间,郝佳丽竟然想出了用两担桶一起担水的办法。

    这办法即陈凤这两个担四十斤一担的水桶各装半桶水,或者多个一两斤也行,郝佳丽挑起来就不费力了。

    接着,郝佳丽再打满自己挑的这一担水,两担水都装满后,郝佳丽挨个将这两担水先担一段路程陈凤的,再把自己的这担跟上,这样一前一后将两担水担回家,这一趟郝佳丽就有了四十斤水也就是差不多半缸水了。

    等把水倒进水缸后,郝佳丽这时候就一次性可以挑两个空桶去井边了,空桶没什么重量,郝佳丽可以两担空桶大的跟小的叠放着将空桶挑去井边。到了井边,相同的办法郝佳丽再挑了两担水,这样两次郝佳丽就将家里的水缸挑满了,而挑空桶去井边却从远来的五次减为了两次,郝佳丽的时间就在这个环节上节约了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