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三丰(求首订)  (第2/2页)
事,都属于对老道而言比较私人的事情,不好再传与他人之耳。    薛生白看着锦衣少年一人踏着石阶往蛰龙峰顶而去。    他看了看峰顶,不太远,若发生什么事,应该能够过去。    沉吟片刻后,老人自语:“世子在山下杀了那笑痴和尚,虽说有王爷撑腰,此去京城,谅那金刚寺也不敢去京城来找麻烦,却怕中途杀过来一两个金刚寺神僧。”    他决定还是传信去王府,最好让孙慈真人过来一趟,届时护送殿下前往京城,避免路上被杀出个猝不及防。    ……    陆青萍走在蛰龙峰的小路上。    这座山确实不大,以他的脚步,很快就到了山顶。    也的确如小虎牙所说,一上山之后,就能看见一座古洞。    山顶在岩壁间有一小口,仿佛若有光,左手方有书三个字。    “隐仙洞”    这古洞很是平凡,就像是个天然的崖洞。    此时雾气更甚,将少年的衣服都打湿了。    他站在洞前,朗声道:“后生晚辈陆青萍,前来拜见张三丰前辈,肯祈一见,晚辈有重要一物要交予前辈。”    嗡嗡嗡~    少年开口时,用到了劲力,声音朝着四面八方回荡。    尤其是传入古洞之后,更是泛出道道回音,尽显古洞内空旷。    洞内。    一个穿着破道袍的邋遢老道,斜躺在一块大石山,以手撑额,沉沉而眠,有气息绵长,均匀的从口鼻间呼出,似乎睡得很好。    陆青萍一连喊了三声,不见回应。    他耳朵微动,听见了那绵长的呼吸声。    锦衣少年站立原地思索,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朝着洞内大步迈了过去。    洞内很小。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却见一座好似天圆地方的天地跃然眼中。    那个浑身邋遢的老道士,正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沉沉而眠,呼吸悠长。    陆青萍站立不远处,拱手高喊道:“后生晚辈陆青萍,拜见张前辈。”    ~~~    洞内回音阵阵。    老道却仍是不醒。    陆青萍见状,深深一吸气,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锦盒,而后大声道:    “晚辈有一重要之物,要交予前辈。”    这一刻。    就在这锦盒出现在洞内的刹那。    睡梦中的老道士似乎若有所觉,感应到了什么熟悉的气息。    “啊~”    他先是闭着眼睛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然后慢慢醒转。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呐!”    “啊~”    老道念完一句诗后,又接着打了个哈欠,如一头蛰眠很久的老龙,打了一个醒鼻。    震得洞内四壁都摇摇晃晃。    他惺忪着迷瞪睡眼,伸展了下老腰,嗓音却异常醇和的问道:    “现在外面是什么年号了,来的是武当哪一代弟子啊?”    见到终于叫醒了老道,陆青萍拱手微笑道:“晚辈姓陆名青萍,拜见张三丰前辈。”    他介绍完自己后,继续道:“现在外面是南隋开皇二十八年,不过晚辈并非武当山弟子,只是近日在武当山做客,无意间在玄武峰山腰处一株相思树下发现了一件古物,是一件木盒,晚辈大胆打开了盒子后,意外发现了盒上留字,是留给一位名叫张君宝的男子,而听张三丰前辈出家前的俗名,就叫张君宝,晚辈便再未敢开盒中之物,而是特来将此物交予前辈。”    张三丰此时完全睁开了双眼。    陆青萍也看清楚了这张熟悉的面孔。    两百年前的高大青年。    两百年后的邋遢老道士。    只不过,如今的老道眉宇间多了些威仪,气势俨然宏然,气质跟陆青萍想象中的道家绝顶大真人之气度无二无别。    老道含笑看着陆青萍,先是赞了一句“小娃儿根骨不错”。    他初尚无意的朝着少年手中的锦盒看过去,等到看见锦盒打开后亮出的那几行字。    “锦书暗托相思意,囊中付尽心中情——木头张君宝启。”    猛然间,已有两百多岁的张三丰眸光动摇起来,    “这,这是,从哪里得到的……”    陆青萍轻声道:“这是晚辈在玄武峰半山腰一株老相思树下休息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角,而后挖出来的,看笔迹娟秀,应是一位女子不知什么时候,埋在那里的吧。”    “能将它给老道看看吗?”张三丰伸出手,语气却有些颤抖。    “本就是来物归原主的,请前辈收下。”    陆青萍手间一送,锦盒便到了张三丰的手上。    大石上,张三丰瞧着苏秀秀的笔迹,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雨天舞剑的明慧少女。    忽然,他看着腐朽的木盒,以及古旧的锦囊。    他也看见了自己的白发。    张三丰忍不住失神,轻声道:    “竟然,已经是两百年前的事了吗。”    随后,老道恍然若失的笑了一声,看着盒中的锦囊,凝视良久。    良久后,他伸手微微迟疑,最后还是打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