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天禅大师 (第1/2页)
不知明慧大师是否仍坐定于非天界八莲花池水心亭? 在她的慧眼里,是否对我了如指掌如我对她这般牵挂? 那罗是否和我一般成长,未雨绸缪等待着再次聚首? 那罗罗的歌声是否一如即往般震撼心魂,义父还在“美人图”下捋须深思一展宏图大愿吗? 明旭收回心神,睁开眼一节坐定也就过去了,这坐定也是一种修行。 ——修心。 修心需正智心,减轻贪、嗔、痴三大烦恼,否则难以入定。 他瞄了一眼众弟子,有紧皱眉头也有面无表情似在神游的,那样子对比起来觉得很滑稽。 难说有弟子不免和自己一样,身在静心殿堂心灵早已放飞天外。 相传天禅大师并非别有洞天创始人伏魔老祖云游拜访名山点化而来讲学的散仙道人,而是天人界从天而降的授业大师。 天禅大师降临别有洞天时,正是伏魔老祖隐修之日。 天禅大师每隔一段时日,都会下山前往人间诸神殿讲学诵经,甚至地方小庙也能匿得他这位“大神”的踪迹。 静心殿是没有门第之分的,潜心听学者都能入殿。 不能窥视大师尊容,只见席下一片庄严寂静,只听得大师独特的禅音诵经为世俗之人点燃心灯。 纵然明旭天马行空,但凡天禅大师讲经他都心领神会。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何为有为法? 有为法和无为法相应。 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法,无为法就是不是因缘所生法。 因缘就是所谓的条件。因此就是:缘生而起,缘灭而灭。 所以有为法都是生灭法。正是所谓的“缘起”。 那何为性空呢? 即然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法,那么就没有永不灭的自性,这就叫做“性空”。 性空的道理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幻的成在,如同水中花,镜中影。 无为法非因缘所生,所以不同于有为法生生灭灭,而是不生不灭。 比如灭尽定、无想定、以及涅槃的境界。 这因果福报,转世轮回法则皆为天人所定。 这法则已在众生心中生根发芽。 炎帝的子民食不果腹,饿殍遍野,但是不能委屈了天神,大殿小庙香火不断,牛羊鲜果祭品一样不少。 原本劳役税负繁重压得世人喘不过气来,大兴土木、建造神殿、铸造神像、开山挖矿,炼制灵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世的苦难皆因前世造下的恶果,世人将希望寄托于来生,即便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仍以虔诚之心向天神祈祷,愿以残生供奉天神换来来世福报。 在这因果福报生生灭灭无尽轮回之中,天人界引导大世界万万年。 天禅大师戴着无相神灵面具,面具上没有开眼洞,也就是说天禅大师已领悟到四禅定的境界了,无须用眼眼就能洞查世界。 从正面看上去如同一尊神像,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明旭外放灵力洞查,却发现此面具似有结印,面具下浑若一平面,任何抽象的轮廓都无法探知。面具下到底是人是鬼不得而知。 天禅大师诵经讲法,明旭并不感兴趣。他自认所领悟的境界已超无色界第一天,在欲界天和色界天之上。 不再有形色的束缚,这个世界无形无相,自个的生命体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灵体存在或能量存在了,而是一个高级生命体缘生在这个世界。 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自在在的生活,自如地绽放生命之华。 禅的宗旨乃是成佛,佛的本义就是觉悟。当我们醒觉过来时,便看到自己本来就是佛。这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必须通过一番修行。 佛主的世界和凡夫所看到的世界截然不同。 以明旭对佛的理解,佛认为凡夫活在梦里,凡夫的世界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就拿这身上的衣服来说,衣服是真实存在的吧!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是常态化存在这个世界,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当你闭上眼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