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悟家11 (第2/2页)
航一大早卸了三轮车,拉着初心去南三条上货,头晚上列好了该进货的单子,到了批发市场俩人一阵忙活,俩人掐着点儿头八点往回赶。 进货回来后把进的货谁缺的补给谁,初心的货放在广场上,随后俩人便开始吃饭。 启起早在广场上出好初心的那一大摊子,启航吃完饭便赶集出摊。 启航搁段时间便去存钱,看着一串串不断变化的阿拉伯数字启航高兴。 拿回存折初心也会躲到屋里多看几眼。 …… 九四年夏天,启航和初心领了结婚证,也这个夏天俩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婚礼可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可启航和初心的确与众不同,在村里可是引起了不少议论。 艾木匠可是在婚礼头两天就有意把这场婚礼的特殊之处,在村里有意宣传。 碰见村主任他是先递上一支烟,随后有意无意的说:“现在孩子可真管不了,非要赶个新潮,俺初心也是激进,说什么晚两年直接在城里买房、买家具、买家电、买……” 见了刘媒婆,艾木匠更是好说道:“她刘婶,初心的事没使上劲,初学的事你可上心,初心的婚礼……” 刘媒婆好声气的应了声:“放心吧,初学的事我会上心!” 可转过身后没走了几步,刘媒婆便小声说:“艾初学的事光动嘴哪行,不提着烟酒来研究几次哪成?” 艾木匠从村西到村东,从村南到村北,把一通通显摆的话说给外人听。 艾木匠的宣传到位,在启航和初心结婚当天集体爆发起来。 “看人家启和平家老大启航,娶了艾木匠家初心,可是省了钱!” “启航可真有两下子,也不知给艾木匠两口灌了什么迷魂汤,不花钱把初心娶到手?” “听艾木匠说,启航打算在石家庄买房……” “你还不知道,初心早跟人家启航过了日子,艾木匠还要什么彩礼?要什么家具?要什么家电?” “其实不要那些东西更好,我儿子能那样就行了,省钱省海了!” “有空让孩子跟启航取取经!少掏钱才是硬道理!” “新风尚来了,我家闺女可别赶上。” “我家儿子肯定能赶上!” 大明的车洗得干净,客串一把婚车也像那么回事! 到了新房大门口,鞭炮不能少,一挂长鞭响后,欢喜一地;喜庆的红炮皮引得一群小孩子找未燃的小鞭炮。 启航这时在别人的指点下摘掉盖在初心头上的红纱巾。 进了院天地要拜,不是电视里那种形势化的几个步骤。 村俗更有说道,焚了香,上了素供,更烧了黄纸,敬天,敬地,新人男女都要拜。 摘下红纱巾的初心,却留下一身红衣还穿双红鞋,叫看热闹的亲朋邻居们看着喜庆! 拿着两把铜钱串成剑的初心,像侠女威风,但走起来却慢,她叔伯婶子可是陪亲,在一旁指点。 新房里虽然空荡荡的,却挤满了来瞧新媳妇的人,其实一个村里谁不认识初心。 同龄男女不是看人,而是看房子、看装修、看家具、看家电、看陪送! 更是来看标准! 谁家标准高便成了村里的新时尚,启航的新房现在已经是村里的标杆,自从启航的新房盖好以后,便成了村里盖房的效仿对象。 都说好马配好鞍,启航家的家具家电有多好? 启航家的标准房配的什么家具?配的什么家电?也便成了年轻男女们的最先知道的。 年轻人都把艾木匠的话当做醉话。 当然,男孩们高兴而归,女孩们失望而回。 临到中午,陪女方的陪客婶子便端来煮的半生不熟的饺子。 启航被陪客婶子拉过来,把扫床笤帚往地上一扔,启航踩在脚下,启航听妈说过,这叫立规矩! 踩着扫床笤帚的男人吃了女人递到嘴里的饺子,一辈子管着女人。 当然,初心的叔伯婶子一把把启航踩的笤帚扔到一边,嘴里说:“只有俺初心立规矩!你立?免了吧,女人当家日子发!” 咬了口饺子,“生!”启航喊了声。 随后启航便又夹起饺子递到初心嘴里,“生!” “生男生女?”陪客婶子问。 启航和初心齐着回:“生男又生女,男女双全!” 这些都是预先爸妈都嘱咐好的,虽然年轻人都不信,但还是一家家的遵守着。 启航偷瞧了下初心,觉得她这时候最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