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顺水人情 (第2/2页)
昏迷不醒,如果不是今天赶巧,她可能真的要香消玉殒了。” 说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七魅将小黑从袖子里抓了出来,问道:“那夜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事没有告诉我?那毒粉你其实也没有下,是不是?” 看到七魅的举动,江北寒无奈的笑了,说道:“我虽知这小黑富有灵性,但它到底是个动物,你说的话它听得懂,难不成它说的话,你也听得懂?” 小黑吐了下信子,就盘上了七魅的脖颈,才她的耳边蹭了蹭,又连续吐了几次的信子,像是在解释那晚发生了什么事一般。 七魅仔细的分辨了一下,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那晚你赶到的时候,就发现有人在七月姑娘的药里加了东西?” 小黑点了点头,又吐了吐信子,惊得一旁的江北寒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你本来想要去咬伤七月姑娘,但你闻到了蛊虫的味道,所以你什么都没做,就回来了?” 小黑又一次的点了点头,刚想回复什么,就感觉到有人靠近,顺势就钻进了七魅的衣服里。 好在她今天穿的是玄色衣裳,若是不注意,也看不出来方才有一条龙盘在她肩上,不然还真的会吓死别人。 江北寒是彻底的震惊了,原先他只知道那小黑极具灵性,不然也不会为了救活七魅,而故意咬伤她,释放自己体内为数不多的毒素,只为了让七魅体内的毒素与之抗衡,从而死而复活。 可如今看到七魅竟然跟这小黑没有障碍的沟通,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似是看懂了江北寒的意思,七魅笑了一下,解释道:“你还真以为小黑会说话吗,不过是我自己猜到的,我找它取证而已。” 将小二哥将端上来的米饭放在江北寒的面前,七魅才又继续解释道: “我一进屋的时候,就闻到了屋里有一阵香气,香气不浓,又被浓厚的药味给掩盖住了一大半,若不是我常年养蛊,知道用什么东西可以在短时间内催蛊而生的话,怕是我也会被蒙混过去。” “而在我离开那个屋子出来时,闻到空气里若有似无的香气,跟屋子里的香气相似,所以故意绕了远路,去了后花园,想找找看是不是有人在里面种了这样的花苗,不过可惜的是,没有找到。” “出了王府之后,我又在街上闻到了这种香气,恰逢我们出来的时候,遇到了那位正要离开,回烟雨阁的媛媛姑娘。” 七魅几句话,就将所有的事情都解释了清楚。 江北寒恍然大悟,“如此隐晦的事情,竟然被你一鼻子闻出来,还顺便知晓了全部的事情。” 他伸手,故意捏了一下七魅的鼻子,又道:“真不知你这辈子是不是灵犬转世。” “若我是灵犬转世如何?你就不要我了吗?” 话刚出口,七魅就后悔了,只觉得自己好不矜持,竟在这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样的话,不由得面颊一红。 江北寒也是一怔,随即笑道:“自是不敢嫌弃的,我江北寒认定了的,便是你如今还是灵犬,我也是要娶回家当娘子的。” 七魅正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时,外面就冲进来了一队身穿盔甲的侍卫。 那侍卫一进门,就立刻站成了两排,手里紧紧地握着腰间的佩刀。 七魅跟江北寒对视了一眼,还以为是他们的计策暴露,正准备杀出一条道路离开,就看到南王府的管家,笑着跑了进来。 看到江北寒和七魅警惕的模样,管家连忙对两边的侍卫怒斥道: “怎么回事你们!不知道这二位是我们南王府的贵客吗!” 说着,管家就赔笑的走到两人面前,揖了一礼,才说道:“手底下的人不懂事,还望二位切莫见怪。” 江北寒对七魅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先不要轻举妄动。 “管家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七月姑娘已经醒来,所以我们家王爷让我送来先前允诺的千两白银。” 管家说着,就拍了两下手掌,外面立刻有人抬着两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管家笑着继续说道:“公子,这是白银千两,二位点点?” 江北寒忙摆手,“不必了,能帮得上忙也属机缘巧合,这实在是受之有愧。” “不会不会,公子有所不知,七月姑娘就是我们家王爷的命根子,今日你们帮了这么大的忙,我们家王爷嘴上不说,但还是打从心底感激二位的。” 管家让人将金子放下,才又说道:“这点不过是聊表谢意,二位还是收下吧,也让我们回去好跟王爷交差。” 说着,管家就又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红色的信笺,放到江北寒的手上,“公子,三日后乃是我家王爷跟七月姑娘大婚的日子,届时还望二位赏脸,前来喝一杯喜酒。” 江北寒原本只是想借着跟南王府里的人打通一点关系,日后好方便探路,却不曾想,竟然直接就得到了萧子烨的邀请。 “小生在此就先恭贺王爷大喜了。” “我会把你的祝福传递到的。”管家看了眼天色,又说道:“这时辰也不早了,我们就先走了。” 说完,就对江北寒拱了拱手,带着人,一起离开了。 见南王府里的人都走光了之后,边上的那些宾客才敢上前来凑个热闹,各个嘴里都说着恭喜的话,实际上他们的视线却是从来没有从那两大箱子的钱上移开过丝毫。 江北寒原本不想接受的,但南王府的人既然已经把钱都留下了,他也不可能送回去。 “不如,我们就将这些钱财全部赠与城外的难民,你以为如何?” “这种钱财得来过于容易,我用着也不安心,若是能够送出去,便送出去吧。” 七魅打开了其中的一个箱子,里面白花花的都是雪花银。 她随意的拿起了一锭银子,丢给了小二哥,问道: “知道哪里的难民最多吗?” 小二哥接过银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忙点头应道: “知道知道,城南的难民最多,听闻郡临县又闹了火灾,大火烧了整个村子,无家可归的人都聚集在城隍庙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