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懒残和尚 (第2/2页)
无倦色。禅师天性慵懒,每每在僧众集体作务的时候,独自晏坐,所以经常被呵斥责骂,可是他毫无愧耻之意。每到吃饭的时候,他就把大家吃剩的饭菜都收到一个瓦罐里,热一热,然后吃掉。因为他性情慵懒,又专以残食为生,所以人们送他一个绰号,称他为“懒残”。 当时,相国邺公李泌为了逃避jianian臣崔圆和李辅国的迫害,隐居到南岳,在寺中读书。他暗中观察懒残禅师的所做所为,认定他不是等闲之辈,内心非常敬重他。李泌精通音律,能从声音中听出吉凶来。有一天深夜,他听到懒残禅师高唱梵呗,其声清越,响彻山谷,李泌想:“听师父唱经的声音,先凄惋后喜悦,一定是我这个被贬谪的人将要重新起用回朝中去了!”。于是就在当天半夜,他偷偷地前去拜谒懒残禅师。禅师仰天而唾,破口大骂,呵斥道:“你这不是害我吗!”可是禅师骂得越厉害,李泌越恭敬,他也并不分辩,只是不停地礼拜。于是禅师不再理他,自己从牛粪火中,拨出一个芋头,自顾自地大吃起来。李泌侍立在旁,过了很久,禅师才看了李泌一眼,说:“坐吧!”李泌于是席地而坐,禅师就把自己吃剩下的那一半芋头递给了他。李泌急忙起来跪着,双手接过芋头,把它吃完,谢过禅师。禅师说:“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来李泌果然如禅师所言,当了十年的宰相。 过了一个月,地方刺吏准备祭拜岳祠,命人在山上修了一条磴道。不巧夜半风雷大作,大雨倾盆,一块巨石从山上滚下来,恰好挡在路中间。修磴的民工牵来十头牛,拉那块大石头,根本拉不动;又招来几百个人,大伙喊着号子一起推,可是那块大石头仍然纹丝不动。众人再也无计可施了。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懒残禅师来了,他嘻嘻地笑着说:“哪里用得着如此啰嗦,我来把它移走。”众人一见是他,都笑起来了。懒残禅师一跃跳到巨石上,石头便开始旋转而动,忽然盘旋而下,声若雷震,不一会儿,道路就疏通了。大众目瞪口呆,于是纷纷礼拜懒残禅师,尊他为“至圣”,当地太守更是将他奉若神明。 懒残禅师声名大噪。唐德宗听说后,派使者来召请懒残禅师进京。当时天气寒冷,使者见禅师清鼻涕拖得长长的,一直垂到胸口,样子令人恶心,便笑着让他把鼻涕揩掉。懒残禅师却回答说:“我哪有闲功夫为俗人擦鼻涕?!”使者不悦,于是进京的事情就这样作罢。 懒残禅师所在的这座寺庙本来很太平,向来没有虎狼狮子来sao扰。可是不知为什么,有一阵子,寺外虎豹成群,还经常伤人,寺僧拿它们没有办法。于是懒残禅师对大众说:“给我一个小竹杖,我来把它们赶走吧!”大众议论道:“大石头都能推走,驱赶虎豹应该也不成问题吧!”于是给了懒残禅师一根竹杖,并且都蹑手蹑脚地跟在懒残禅师的后面,等着看热闹。谁知刚一出寺门,懒残禅师就被一只老虎叼走了。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懒残禅师,而寺周围也不再有虎豹的踪迹了。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兀然无事坐、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囗。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裤。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董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无事本无事、何须读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个中意。种种劳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举头见日高、乞饭从头囗。将功用功、展转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绝虑亡缘。巧说不得、只用心传。更有一语、无过直与。细如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