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五回 朗州监军 (第1/2页)
朱敬玫轻功了得,转眼到了孟绝海背后,举剑就刺。 孟绝海大吃一惊,就知来人不是寻常之辈,也来不及多想,一招苏秦背剑,偃月刀刀杆往后一背,电光石火一般,把朱敬玫宝剑挡开。 朱敬玫本想此剑必然刺死贼将,未曾想却被挡了,鼻中“哼”了一声,纵身又去追孟绝海的千里追风马。 孟绝海挡开宝剑,也没分头,催马直往前奔,同时使了一招拖刀计,反手就把偃月刀在背后划了个大大的扇形。 这一招朱敬玫却没有想到,正在施展轻功往前追,突然刀光刺眼,暗道不好,急忙收脚,却因为惯性没有立时止住,偃月刀锋正扫到中衣上端腰下位置。 中衣就是裤子。朱敬玫就觉得裆下一凉,幸好他的那处已无东西,所以倒没有受伤。 此时的傅道昭、张归霸还想前来夹击朱敬玫,孟绝海忙喊道:“不要纠缠,速走!速走!”三骑绝尘而去。 朱敬玫也没再追赶,把剑还鞘。 段彦谟此时上来,又要指挥人马去追,朱敬玫伸手拦住,低声道:“段刺史,不要再追了!我有话对你说。” 段彦谟见朱敬玫神情严肃,便不再追,命副将带兵好生守好兑宫,自引朱敬玫进了自己的大帐。 刚进大帐,还未等段彦谟发文,朱敬玫一把拉住段彦谟,道:“段刺史,你因何还在此处驻扎?” 段彦谟不明就里,道:“我是奉高骈节度使之令,到此共同剿灭巢贼的。” 朱敬玫又问:“刺史因何要来?” 段彦谟一愣,道:“在其位谋其政,军令岂能不听,再者,我也想立些功劳,日后也好升官晋级。” 朱敬玫冷冷一笑,道:“刺史到此半月有余,可曾有什么功劳?” 段彦谟叹了口气,道:“大功劳没有,小功还是有的,只是可惜我损失了不少弟兄。”便把近期经过讲了一遍。 朱敬玫道:“刺史太也糊涂了。我劝你不如退兵,养精蓄锐吧。” 段彦谟不解道:“兄弟何出此言?” 朱敬玫道:“如果巢贼被灭,这大功自然是高骈的,如果灭不了,这罪过你们几家刺史谁也跑不了。你能尽心剿贼,也不会落得好下场,远的宋威不说,就是被你挤兑走的曹全晸就是镜鉴。” 段彦谟呆若木鸡,许久才说:“如果我不听高骈的军令,既不是有过。” 朱敬玫道:“有过有如何?近些年来,有多少人拥兵自重、尾大不掉,朝廷也不敢追究他们。” 段彦谟起身,端端正正,叉手向朱敬玫施礼,道:“多谢朱兄,几句话就点破了我的迷津。” 朱敬玫伸手相搀,道:“刺史,你我不必客套,我也是感念你的救命之恩。” 段彦谟这才问道:“朱兄因何到此?” 朱敬玫道:“我在义父田令孜处,听说了高骈调集九州兵马合围黄金山,其中就有朗州兵马,我放心不下,便向义父讨了朗州监军的官职,特来找刺史。” 朱敬玫伸手入怀,把告身取了出来递给段彦谟。 告身即是做官的凭证。 段彦谟短暂一愣,心中一动。这监军多为宫中太监兼任,官职与刺史相同,有些是虚设的而已,但是有些强势的,实权能压在刺史之上。 段彦谟也没显露出来,大喜道:“有朱兄与我联手,这天下必有我等的底盘。那我即刻搬兵,返回朗州。” 朱敬玫道:“也不可尽数撤走,这边也需留些人做个样子。” 段彦谟心领神会,把手下佚名牙将将来,明天带领千人在此留守,营寨也不必拆除,如果张潾问起来,就说我朗州有事,急着赶回去处置就是。 段彦谟安排停当,便悄悄的撤走了朗州兵马。 此后,二人携手,势利果然越来越大,竟能占据荆南,称霸一方。只是后来,却反目成仇,段彦谟死在了朱敬玫之手。这是后话,暂且搁下不提。 再说孟绝海三人,闯过了段彦谟大营,让傅道昭在前开路,顺着黄道往山里走。张归霸殿后,以策安全。 孟绝海在正中,一会看天上星、一会看路边石,留心认路。 傅道昭便策马在前,便嘀咕道:“这路这些甚是熟悉,为何又觉得有些诡异呢?” 孟绝海也是越走脸上表情越是凝重。 三人走了一段路程,天色越来越黑,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突然路边一棒锣响,火把四起,冲出来一群人来。 三人大惊,各取下兵刃,做好战斗准备。 傅道昭往人群中那个头领一看,大喜,道:“对面可是乔钤吗?” 正是乔钤。乔钤见是傅道昭,大喜道:“黄王见了飞火,就说有救兵到了,让我四处察看,果然迎来了傅将军。” 傅道昭向孟绝海、张归霸引荐了乔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