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1章 议请封侯 (第1/2页)
袁绍在问过了牵招一些幽州之事后,突然就沉默了下来。 隔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子经,你对颜立善此人如何看” 牵招一愣,思忖了片刻后方才答道“度辽将军统御有方,威严有加,用兵之道正奇相合,无战不克,实乃河北第一名将也” 袁绍点点头,说道“子经说的没错,颜立善的确用兵有术,你观其人之志如何” 袁绍此言虽然轻飘飘的,不过听在牵招耳中却有如惊涛骇浪。 作为一方之主在琢磨手下大将的志向,而且不是当面问起,而是背地里打听,这其中的用意让人背心生寒。 牵招突然想起了当年的麴义事件,麴义当时的地位不如如今的颜良远甚,尚且遭了大将军的疑忌,最终横死邺城。 难道,真个如颜良所料,大将军已经对颜良暗生猜忌了吗 颜良会成为下一个麴义么 见牵招久久不答,袁绍道“子经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么” 虽然眼前的袁绍瘦骨嶙峋,显得十分虚弱,不过积威深重,令人完全不敢抬眼注视。 牵招立刻道“非是招不能答,而是招与度辽将军旧日并无深交,只是此番合兵讨贼,只观其用兵之术,未尝知其志向也” 袁绍睨了牵招一眼,淡淡道“哦,是我问得突兀了。” 牵招忙道“是招才能粗疏,不能答大将军之惑。” 袁绍仿佛没了谈兴,挥挥手道“嗯无事了,子经且回去好好休歇吧” 待牵招离去后,袁绍把方才的对答仔细琢磨了一遍。 各式各样的传言总是会流于夸张,且有一知半解牵强附会的情况。 从此战的参与者口中的叙述,让袁绍对幽州之战,对颜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他从面前书案上翻检出一卷书册,那是次子袁熙上文弹劾颜良的文书。 袁绍逐字逐句地重新看了一遍,然后把书册合起来重重拍在案上,低声骂道“蠢儿真不类我” 在屋外院中玩耍的袁买听到了声响,蹬蹬蹬跑进屋来问道“爹爹,可是有事” 袁绍挤出几分微笑道“无事,买儿自去耍乐吧” 袁买睁着大眼睛好好打量了父亲一会,见并无什么异样后方才离去。 袁绍又叹了口气,重新拿起拿起袁熙的弹劾书看道“蠢儿无能,连一员将校都压服不下,还要我来cao心。” “跋扈难制挟兵自重这些话心里知道就行了,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么这是要吓唬人,还是要逼反人” “颜良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现在打压还来得及么” “若是不能打压,怎么能让他心生警惕横生变数呢” 想到此处,袁绍又免不了想起了他的老朋友、老对手曹cao。 当年曹cao不过是区区东郡太守,然后获取整个兖州,再然后把手伸向了豫州、徐州、司隶、青州,遂成大患。 眼下颜良虽只据有常山一郡之地,然已经把手伸向了黑山,伸向了幽州,他会如曹孟德一样逐渐壮大起来么 袁绍不愿意看到这种可能,更不愿事情朝那个方向去发展。 可要如何安排颜良呢 像当年扶持曹cao一样扶持颜良 不,绝不可能。 像对付麴义一样除去 可眼下的局势已经不像是数年之前压着公孙瓒打的那时候,眼下曹孟德外敌窥视,若是擅杀大将,必然使得人心摇动,得不偿失。 对此,袁绍也陷入了沉思。 不过袁绍知道,此时绝对不能公开袁熙的弹劾,颜良的功劳人所共睹,非是袁熙不痛不痒的弹劾可以压制的。 颜良剿灭黑山张燕一事后,邺城臣僚就如何赏赐他久议不决,最后还是因为幽州之事才拜为度辽将军,率兵平乱。 谁又料得到,此次幽州平乱,袁熙和诸郡国兵全部成为了颜良的背景陪衬,衬托出颜良的赫赫功劳 压不住啊,实在是压不住 看来为今之计,也只有先把颜良高高捧起,以骄其心志,以卸其戒心,再观后效了。 袁绍提起笔,就着砚中残墨,在袁熙的弹劾书后写道“彰其功,议封侯。” 然后召来一名仆隶道“送去给逢元图。” 第二天,在袁尚如往常一样,在大将军府正堂代表袁绍召集臣僚人议事时,众人又议论起了颜良此次当如何酬功。 有人提出颜良镇抚胡族有方,当代袁熙为幽州刺史。 有人提出颜良用兵神武,当去南边对付曹军,可领兖州刺史甚至司隶校尉。 然而这些说法都有其缺陷,很容易被人提出反对意见。 众议不决之时,逢纪突然道“度辽此番功勋卓著,然方升迁未久,不宜再变,可议请朝廷封侯酬功。” 逢纪此言一出,众人都停下了议论,琢磨起了这个提议的用意。 众所周知,如今袁绍与曹cao已经彻底翻脸,曹cao可以拥天子以令天下,占据了大义名分,但袁绍又凭什么对抗朝廷呢 那是因为袁绍以大将军的名义在河北设立行台,也就是行尚书台的意思,代理朝廷施政。 行台得以被人承认并非在袁曹对抗之后,而是董卓挟帝西迁长安的时候。 当时关东诸雄不承认董卓擅立的小皇帝,还杀了一批董卓派来劝和的朝廷官员,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设行台,代行政事。 袁绍遂得以名正言顺地任命太守、国相、刺史等长吏,与长安朝廷分庭抗礼。 这个微妙的平衡直到曹cao西迎天子都许而被打破。 曹cao原本是袁绍阵营的人物,却突然背弃了袁绍,拥立天子自立门户。 从此袁曹渐生隔阂,最终引发战争。 袁绍可以任命太守、国相、刺史,然而他却没有权力封侯,因为这是皇帝独有的权力。 想要给颜良封侯,只能上表给朝廷提出建议。 如今大将军府与曹cao控制的朝廷势如水火,几乎互不往来,逢纪却提议上表朝廷给颜良请功封侯,又是几个意思呢 主持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