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一路向西 (第1/2页)
在虎头山被围困的第五天上,飞燕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 寨上遭受了投石机不间断地狂轰滥炸死伤枕籍。 寨门被冲车猛烈冲撞被迫只能用填土沙袋的方式从内部封死。 攻城的士卒源源不断攀登上寨墙与守寨的贼兵激烈搏杀。 这一场攻防战足足持续了将近五个时辰,虽然飞燕寨频频遇险,但好歹是在张燕以及众贼帅的调度之下勉强守了下来。 当天色渐暗的时候,讨逆营中又响起了撤兵的铜钲声。 这一回,再没有紧随其后的战鼓声和轮替上来的攻击序列。 当看到投石机、冲车等工程器械渐渐被拉下去后,山寨中的贼人才长出一口气,心道这艰难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张燕与张临等众贼帅心里都是默然,今天打到最后的阶段,张燕已经派了所有部众前来轮防,而张临也已经把带来的所有人都派上来协守。 这一场大战打下来,作为防守一方,有地利优势的黑山贼伤亡竟然比进攻方还要多。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缘由是贼人没有对付投石机的压制手段,让投石机可以随意发挥,越投越顺畅。 虽然投石机的砲手做不到指哪打哪,但也越来越让寨墙上的贼人摸不清投方向,如同头顶悬着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让贼人心中惴惴不安。 战事结束后,张燕把单独张临叫到内室之中,问道:“贤侄,你对今天的战事如何看?” 张临想了想道:“常山人兵强马壮,不好相与,不过飞燕寨依然牢不可破,叔父大可放心。” 张燕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必说这些场面话,平心而论,你以为,飞燕寨还守得住么?” “或者说,还能守几天?” 张临闻言也是默然,虽然张临比张方大不了几岁,但前一段时间亲自带兵前来支援的过程,让他得到了很大的成长,眼界也开阔了不少。 他也看出来,常山人的进攻井然有序,游刃有余,但飞燕寨内的防守已经到了精疲力尽的程度。 若是如此这般的攻势,再来个几天的话,飞燕寨绝难坚持下来。 唯一的希望,便是山下的常山人承受不住攻城的巨大损耗,先行撤兵。 面对张燕的问题,张临犹豫再三后答道:“我以为,再守个十来天应当没有问题。” 张燕却道:“十来天啊?难!难!难!” 张燕连续用了三个难字来强调语气,然后继续道:“我自起兵之时,经历过大大小小百余次恶战,我知道,我们黑山军向来便是惯打顺风仗,不擅逆风仗。” “眼下这场恶战,可谓是艰难到了极点。被团团围困,内外消息断绝,外无强援,内中又缺粮乏食,士卒疲敝不堪。” “若非是如今被围得铁桶一般无路可退,寨中的人心早就散了,各自逸去。” “即便如此,如今寨内的士气也低迷得很,即便是我不去听不去看,都能知道大家抱怨连天,甚至埋怨咒骂我的,也肯定不在少数。” “如此这般,又如何守上十余天?” 见张燕意志消沉,张临忙劝道:“叔父大可不必如此担忧,寨中虽然况不佳,但也并未到山穷水尽之时啊!” 张燕反而笑道:“我如何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如贤侄这般后起之秀仍旧保持冲劲。” 张燕有沉吟再三,仿佛又作了一番内心抉择,才说道:“依我看,飞燕寨要守上三五天还是不在话下,不过,若是到了那时,寨中所有人都已经疲累不堪,当山寨被破的时候再也没有逃生之力。” “所以。” “我决定弃寨突围!” 不知为何,当张临听到张燕说出突围两字时,他心中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轻松。 不过张临仍旧心有疑虑,问道:“如今虎头山被围得严严实实,寨门也封死了,又怎么突围?” 张燕道:“此事我自有计较,突围之事,还当以勇猛敢战,素有威望者率领,不知贤侄可愿为之?” 张临道:“小侄并无长处,若叔父以为小侄可以,小侄自当效力。” 张燕道:“贤侄自然可以,你与方儿不同,他毕竟没独自面对过诸多事,在我羽翼之下庇护得太严实了。” 张临道:“阿方贤弟自幼聪敏,小侄并不能及也!” 张燕道:“贤侄不必谦虚,想当年我视你父亲亦父亦兄,为此更改从张姓,今后我希望你与阿方也能互相携持,一同走下去。” 张临道:“我视叔父亦如亲叔父一般,并无二致,阿方便是我张临的亲兄弟。” 张燕欣慰地道:“你能这样看,我便放心了。” 这时候,被他们提及的张方敲了敲门,走进室内道:“父亲大人,孙先生回来了。” 张燕闻言一喜,立刻道:“噢?孙先生在哪?” “就在门外。” 张燕站了起来,亲自来到门口,拉着孙松的手道:“孙先生,你可终于回来了,此行可还顺利?” 孙松躬道:“幸不辱命。” 张燕面色一松,说道:“快进来详细说。” 进屋后,见张方要转出去,张燕说道:“阿方,你也留下一起听一下。” 坐定之后,孙松把求见高幹的过程拣紧要处说了。 这一下,张临才意识到张燕先前说的安排是什么意思。 而张方显然第一次听闻张燕有突围而走的意图,自是暗暗惊讶。 张燕道:“孙先生辛苦了,既然高并州今天就能引兵来到虎头山下,那突围之事便更有把握,事不宜迟,趁着常山人尚未察觉,今夜便从后山小道突围。” 此话既出,张临、张方都大为讶异,没想到张燕真个说走就走,一丁点儿都不犹豫。 张方说道:“父亲大人,后山小道狭窄难行,走小股兵马尚且勉强,大批人马怕是不好行走,更何况夜间行动。” 张燕道:“无妨,若要大举突围,势必会引起常山人的注意,便先遣一部分精锐兵马先走小道突围而走,吸引走常山人的注意力,待常山人从山寨正面调度开去后,再大举从山寨正门杀出去。” “不过,突围之事,不可声张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