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三利一弊 (第1/2页)
这年头,普罗大众的食谱里,基本都只有粟黍稷稻菽为主的五谷,再加上有限蔬菜和盐豉,以及自家腌制的菹菜,罕少能吃上rou食、禽蛋奶类。 这就导致了维生素摄入失衡,人的体质偏差,尤其易得夜盲症。 所以说这年头天蒙蒙亮就起床,天擦黑就准备休息不是没有原因的,尤其是穷人晚上点不起灯火,便只能做些黑灯瞎火做的事情聊以**了。 当初在官渡之战前夕,颜良为了援救乌巢,特意在离开乌巢不远处设了个分营,让士卒日夜颠倒,白天睡大觉,晚上cao练行军作战。 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部分士卒夜里不能视物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毛病,颜良也没做什么,也就是捡起了他的老本行,带领将士们下河捕鱼。 相比鸡鸭猪羊蛋奶,鱼rou鱼汤来补充维生素A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 若不其然,喝了半个月鱼汤之后,士卒里患有夜盲症的人症状明显减轻,不至于一到夜里,哪怕远处打着火把看出去都是朦朦胧胧的。 在来到常山之后,颜良更是注重将士们的营养补充,摸鱼将军的名号仍旧没有白叫,将士们的鱼汤仍旧没有断供。 另外,冀州靠近幽并,游牧民族饮乳吃酪的习俗也有一部分传了过来,颜良便向主营牲畜贸易的苏双等商贾高薪聘请了些懂得豢养牛羊的牧奴,为将士们提供奶制品。 有了多样化的饮食结构,讨逆营将士的身体素质大为提升,夜盲症的比例更进一步缩小。 尤其是本次参与夜间行军突袭黑山的元氏本营与石邑营,几乎没有夜盲症患者。 然而,黑山贼们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饮食待遇,尤其是常山对黑山采取封禁之策后,山寨中的老弱连吃饱饭都成问题,营养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 此处木屋只是一处暗哨,负责侦伺路途上的情况,值守此处的贼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人摸黑走这崎岖的山路,所以夜间根本就没人守夜。 当卫恂带着人就着星月之光,饶过几株枝叶繁茂的老树,来到一处隐蔽的木屋外时,听到屋内此起彼伏的鼾声,贼人的睡意正浓,浑然不觉致命危险已经降临。 在卫恂的示意下,两名勇士贴着墙根,来到了木屋的门前,用手轻轻推了一推门扉。 粗糙的木制门扉只向里稍稍动了一动,发出轻微的嘎吱声,然后就推不动了,显然门背后有木棍支着。 建安六年的三月底,换算成后世公历相当于五月中旬,此时黑山间的天气白天热夜里凉。 不过这十个人左右睡在一个木屋里显然不通风是不行的,所以窗户开着,门也没有完全关死留着一条缝。 卫恂再打了个手势,几名手持手弩的神射手来到窗前,隔着窗棂适应屋内的光线。 当神射手们适应好光线,举起手弩瞄准目标后,卫恂才示意其余人在门前集合,准备踹门强突。 随着几名神射手按下弩机的机括,木屋之内接连响起几声惨叫,然后一个身强力壮的士卒用力一踹,把木门踹开,举着环首刀进去对准床铺上便是一阵乱砍。 这一场小阻击战毫无悬念,屋内的十个贼兵几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送去见了幽都王,只有一个靠近后窗的小机灵鬼见机不妙翻窗而出,却被守在窗外的士卒逮了个正着,成为唯一一个活着的俘虏。 解决了这个暗哨,卫恂抬头看天,通过比对月亮与北极星的位置,发现他们消耗的时间不少,便说道:“我等太慢了,若按这样的进度,怕是不济事,接下来行得再快一些,再遇到这种明岗暗哨,直接扑上强攻,即便跑落了几个,在黑夜里也不碍事。” 其余士卒尽皆应诺,然后迅速把那个俘虏捆住丢在道路中间,就匆匆向黑夜里继续行进。 为了保证这条进出黑山的小道安全,张燕在这条小道上明明暗暗设了有五六道岗哨,然而其规模和险要程度都及不上黄花岗哨所。 卫恂等人一路扑杀过去,成功肃清了沿途的道路,并没有给这些哨所燃起烽火报讯的机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解决黄花岗前最后两个哨所时不慎让几个贼人趁乱逃脱,潜入了黑夜之中。 不够卫恂也丝毫不慌,他已经得了消息,黄花岗已经被自己人掌握,若是这些逃逸走的贼人找个角落躲起来也就罢了,若是想要去报信无疑是自投罗网。 到了此刻,从天色来看已经入了丑时,众人已经忙碌了大半夜,俱都有些疲惫,尤其是长时间在黑夜之中行进战斗,极为耗费精力与体力。 卫恂知道他们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大半,可以稍稍歇息一下,等待后续大军的到来。 他们在贼人的庖厨中找了口釜,烧了一锅水,让众人就着热水吃了几口饼子。 一边吃,卫恂一边问道:“二三子,可还扛得住?若是觉得累了就说,可以留在此地等候大部队前来。” 众人都是热血男儿,哪里愿意出言示弱,俱都表态愿意再接再厉,先一步赶到虎尾寨处布置。 卫恂见士气可用,说道:“好!那我等就休歇一刻钟,稍许进些食物,就直接奔赴虎尾寨,争取拿下首功!” 就在卫恂等人鼓足干劲摩拳擦掌的时候,他们身后五里之外,颜良与颜枚叔侄也正带着五千余大军络绎前行。 比起纯靠星月之光前进的卫恂等人,身后的大军就要轻松得多,他们以五十人一队为单位引燃一支火把,虽说依旧并不敞亮,但已经能帮助走在火把附近的士卒为身后的同袍避开路上的坑洼。 自从被受命带领石邑营之后,原先的楞小子颜枚日渐稳重,让颜良老怀大慰,这次行军颜良特意把侄儿叫到身边,征询他对于此战的看法。 “阿枚,你以为,我等这次越过平头寨、大包寨,径取虎尾寨之策利弊如何?”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原先跟在颜良身边,颜枚并不怎么cao心军略之事,不过眼下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