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逃亡路上 (第1/2页)
她刚才怕儿子钻牛角。 一个大男孩会吃堂弟的醋。 这可不是一个士族子弟会做的事情。 作为贵妇人,她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不多。 在生下孩子后,孩子就有专门的奶娘、丫鬟服侍着。 到了儿子开蒙时,直接是搬到外院去住,只能是早晚时节相见。 对此她是没有一点担心的,男孩子就要早早开始培养,她是母亲,但更是妻子。 儿子的地位好不好,要看当娘的本事,要是当娘的,在夫君心里没有什么分量,那么孩子也不会得到夫君的青睐。 她作为一个合格的宗妇,事情是很多,又要照顾夫君,又要打理家事,并不怎么轻松。 这些情况导致母子相处的时间很少,她知道孩子和她的感情并不深。 但在孝道大于天的时代,她并不惧怕儿子将来会不孝顺。 大环境不允许,晚辈想要过得好一定会孝顺长辈的。 要是儿子不孝顺,名声绝对是会臭。 根本就是断了他的青云路。 忤逆不孝就是重罪。 要是被确定,是死路一条 儿子如果想要向上,就不会犯蠢。 现在看儿子是很明白的,不会这么蠢。 和她绝对是母慈子孝的状态,真的是很不错。 在出身士族的她看来,只要母子之间有着维系就好。 那种母子情深根本就做不到,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她保持足够的理智。 这一次她之所以会叮嘱一下,生怕儿子犯了夫君的忌讳,让夫君在心里对自己的儿子有所反感。 听到邵氏的话,凌霄笑了一下,“母亲!孩儿已经是长大,不是小孩子。” 邵氏微微一笑,此刻的儿子像是一个小大人,也好。 她轻轻拍拍怀里昏昏欲睡的侄子,他还是太小。 现在的她松了一口气,儿子适应良好。 那么将来兄弟两个人会齐心的。 凌霄看了一眼小小的孩子。 才实岁三岁的小屁孩。 她一点也没有嫉妒那个孩子。 他要是好好长大,对陆家是个好事。 原主曾经想要过弟弟meimei的,他一个人太孤单。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陆家夫妻就只有原主一个孩子。 凌霄穿过来后,因为心痛的原因,对原主的堂弟不怎么亲热。 小孩子倒是很敏感,对凌霄也是很一般,反倒是原主父母对孩子好的不行。 凌霄看的清楚,陆璟要比原主讨喜很多,作为嫡长子长大的原主,从小接受的是比较严格的正统教育,自然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而陆璟明显是撒娇卖萌,套路不少。偏偏陆家主夫妻两个人,还是吃这一套的。 这么一对比,就显得凌霄的言谈举止就显得是冷硬很多,她也没有打算改。 她根本就不可能改,因为要是改的话,原主的人设就会崩了。 首先原主的教育,让他本人没有撒娇卖萌的可能。 等到了凌霄穿过来,更加不会这么干。 她还是保持原本的相处方式就好。 但心里感觉不怎么好受。 可怜的原主。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原主之前也许没有感觉。 但等到他的堂弟被送过来后。 应该是心里的滋味不怎么好受的, 凌霄发现他们之间相处的情况并不怎么一样。 那个小子很快就接受了原主爹娘,还很受宠,他们三个倒像是一家人。 那么要是原主还在,一直被严格要求的原主会怎么想?这对比也太强大了吧? 反正凌霄感觉这对原主来说,并不怎么太好的情况,明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亲,对侄子却比对儿子好,可怜的原主。 对于小屁孩很受宠,她装作看不见,她对陆家主夫妻就没有什么感情。 她正好希望有人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让她可以做点小动作。 要是被陆家主夫妻关注着,反而是什么都不好干。 对待陆璟,她大面上过得去就是。 她可是听话、认真学习的人。 根本就是忙于学业。 该送的东西一定送到。 绝对不会让别人觉得她怠慢堂弟。 要知道这也是名声的一部分,必须注意。 到了如今,她更加是不在意爱宠,她很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就算是原主亲爹娘更加看重侄子这种的情况,和乱世比就是毛毛雨。 一想到整个地方都乱了,她心情很沉重,在逃难的路上,已经倒下不少人。 剩下的人接着自己的逃亡,根本不去管其他人的死活,他们已经变得麻木起来。 看到眼前这一幕,凌霄猛地想起一句话说:宁当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在这逃难的路上,逃难的人们常常是呼儿唤女,各自顾各自的。 和陆家人一起南下的人真心不少,也算是一个大的车队。 很多知道蛮族要打来的消息的人,都纷纷逃离家园。 一路上有更多的人加入逃亡的队伍。 凌霄的心情是十分沉重。 如此大规模的迁徙。 就是历史上客家人五次大迁徙中的一次。 客家人中的先祖很多主要是这些南下逃难之人。 他们是存粹的汉人,但在后来一直是被称为客家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