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梦 (第2/2页)
畏崇拜自豪皆有。 站在众人身前的几个老人白发苍苍,眉毛老长,他们面上有敬畏,也有跃跃欲试的炙热。 柳易眯眼仔细看了看那个雕像的面容,有点像他,至于那个女子的面容身躯他根本看不清,在他走近后已被衣裳遮了整个身子,那么大的神像上的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柳易心想应该是任何人也看不清女子的面容。 柳易听到开门的声音,大殿两扇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走进来一男一女。 男子以火为衣,以鼎为冠,浑身炙热,金光闪闪。 柳易未见其人貌,先闻其爽朗笑声,待到见时才知道是个面阔口方,身材高大的汉子。 女子以水为衣,一身清辉,女子还在远远地柳易就觉得如沐春风。 对于一男一女的横穿大殿,满屋子的剑客下意识地让路,包括那几个老人也不例外。 男子一脸笑意道:“看我给你做的雕像如何?” 柳易刚才已经记下了雕像面容,现在才发现多半像自己,少数有点像男子,柳易抱怨道:“不像我,也不像你,不伦不类。” 男子一手搭在柳易肩膀上,小声嘀咕道:“你帮我做这样的媒人,我也只能帮你做这样的雕像。” 女子一手拍在男子的肩膀上,吃疼的男子赶忙松开放在他肩膀上的手臂,大庭广众之下双手抱着女子。 巨大雕像在柳易心中砰然炸开,柳易惊醒,只见天现黎明,只觉身下茅草, 柳易起身练剑。 梦醒之后的柳易意气风发,练剑卖力,一练就到了巳时许,几人吃了干粮继续上路。 …… …… 两人快到汝阳城的时候已是六月。 九郡六月多雨,不下雨时天气很热,赶路的行人如同头顶着太阳一样,几乎被晒到冒烟。 天热口渴时大多需要忍着,不能想喝水就喝水,喝多水之后人软弱无力,浑身无力就走不动路了,三人在驿路旁见到七八十人背着斧头,同时还斜挎着一大缠子粗绳。 他们是官家负责维护驿路的工人。 大沁同样是维护驿路的工人就分了三种,有修路的,架桥的,维护的,工有不同,又都是苦力活,但他们地位崇高,都是吃皇粮的。 三种工人中又分了七八种,而几个背着斧头的工人是专门负责砍树的,遮挡驿路的大树都将它砍倒拉向一路外。 军民两用的驿路通常不会出现大问题,就算是路旁某几棵树长大了碍着路,民间那些汉子也会顺手砍一砍,管那些驿路的护工十分消闲。 汝阳城四周驿路发达,路有长短。 柳易三人所走的这条驿路单单是军用的,汝阳城与北方三十里外的驻军大营和重鹤关三者形成了犄角之势,这条驿路正是三个地方的纽带,城北驻军可以迅速达到迅速驰援的目的,但民间商队去往河间郡的少之又少,更何况这也不是去河间郡最近的路。 三人路过大营时天要下雨了,一路上都是该死的蝉鸣声,进入密林后蝉声更胜。 神秀拉拢着脑袋说道:“前方林子中有杀机,不知是针对柳施主的还是针对老僧的。” 柳易停下步子笑道:“肯定是针对我的了。” 柳易先迈步子走到神秀面前,一马当先,在深山当土匪的柳易哪次抢人不是冲在最前面,狗日的太子殿下,老子跟你死磕到底。 柳易边走边想着怎么保命,与神秀和尚“委婉”地商量道:“你这身行头不行,卧龙小和尚这身行头也不行,你俩走一起,就像是大骗子带着小骗子一路坑蒙拐骗,我柳易就不同,说句玉树临风再贴切不过了,看起来面善心慈,你知道我与飞升台上的小道童很熟对吧?” 神秀点点头。 柳易笑道:“你给我保命,以后你们佛道之争,我让小道童给你们放水?” 神秀听后眉开眼笑,试探性问道:“真的?” 柳易也不废话,笑道:“我跟他啥交情你不知道?” 神秀摸摸卧龙的小光头,笑道:“好。” 柳易笑道:“在山下的日子你都护送我。” 神秀爽朗道:“行。” 都是聪明人,也都是爽快人,做事都不拖泥带水。 柳易几句话就把小命谈妥,依然是一马当先跨入密林。 三人平静地走出了密林,按理说三人就该去汝阳城才是,但神秀和尚没有马上去汝阳城,而是每天在汝阳城方外两百里以内转悠,有时砍一棵树,有时拔一棵草,有时挖一抔土,还是很喜欢说“有佛性”。 某日下雨,三人在茅草屋檐下避雨,屋内老妪给他们端了三碗热水。 神秀双手合十道:“有佛性。” 某日三人在市井中添置烧饼,拿着糖人稚童把糖人递给家贫的小伙伴吃了一半,他才愉快地吃起来。 神秀双手合十道:“有佛性。” 某日三人在山巅砍了棵大树,下山时看到担着一担柴火的樵夫将不小心蹿出土的蚯蚓用脚薅在一边,随后放下柴火,樵夫用柴刀挖了个坑重新将蚯蚓埋在土里。 神秀和尚对樵夫说道:“施主有佛性。” 樵夫挑起柴火,将扁担挪在了习惯的位子,挑起柴火后笑道:“我想着它好歹是一条命。” 神秀和尚双手合十朝樵夫行了一礼,樵夫挑着柴火下山,什么也没看见。 某日三人被占山为王的强人掳上山去,强人只劫财,不伤人命。 强人头子命两个喽啰将三人送下山。 神秀双手合十说道:“施主有佛性。” 强人头子抬头苦笑,一脸的笑,一脸的苦涩。 柳易三人被送到山下,神秀对两个强人喽啰说道:“两位施主有佛性。” 两个强人不见得有他们老大好脾气,一个敲他两板栗。 神秀和尚依然说道:“两位施主有佛性。” 其中一个强人咆哮地说了句“滚”。 神秀和尚笑容温暖,并无不快。 某日三人见到渡船上的疍民父子俩竟给身无分文的读书人撑船过河。 那个读书人上船后侃侃而谈,“若得高中,必会上书御案,废了这贱籍之制。” 神秀双手合十道:“佛性也。” 柳易看了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四个月,他只见大和尚佛心,不见私心,他没看到小和尚的心,不知道他是什么心。 柳易这回见了很多事,但他似乎并无多少感触,好似超然物外。 假道士犹如真方外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