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 乡试转眼近 (第1/2页)
京城考试乡试的时间定在了八月初八,现场报名审核资质,时间在一号到五号当日截止,六七两天安排考场事宜! 白鹿书院参加考试的弟子将近两千人,而在文城求学的读书人,报名的也高达两千多人。 北边多出来的这五千秀才,一大半都是文城的人,今年文城的城主知道白鹿书院将近两千人报名参加八月秋闱,大为震惊! 这两千人对于整个北方各府带来了震荡,他们要面对的是掌握天下儒教礼制的正宗儒家弟子。 要是对上这一届的白鹿书院的学子,他们想要中举的机会怕是更加渺茫! 不过好在刘旭又特意加了几百人的名额,给了更多人机会,就算是竞争不过,那他们也认了。 这四个月的时间,除了七月中旬到文城参加科举乡试报名,李睿一次都没下过山,准确的说是没有出过白鹿书院。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四大书院和周园,他像个海绵一样,不知疲倦地学习着四种派别的儒学。 从先贤书院、白鹿书院、望京书院最后到明伦书院,李睿靠着异于常人的强大记忆力,把四大书院和周清书房的藏书,全部拜读一遍,而且记得非常清楚。 从最开始的死记硬背,到后来熟能生巧,已经是让各院一起学习的师兄们瞠目结舌,就连一向对李睿态度冷淡的明伦书院院长柳盛都对他赞叹不已。 白鹿书院的魏光祖更是多番向李睿递出橄榄枝,不过李睿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小事上。 李睿就在众人一片赞叹声中结束了四院修习的时间,留给了书院一个传奇般的记录。 一个用了最短的时间,学完了五院所有的课程,并且通过了最为严苛的五院考试,没错他连显文书院的考试也通过了。 这么多年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学遍五院,但是没有人有这么强大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把五院不同的观点和知识,凑合到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知识。 但是李睿不同,他身上有着异于常人的记忆力,更重要的事,他本身在前世就是一个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优秀青年,他的思想观念早就坚不可摧。 所以他不会被五院的各种思想所动摇,始终能坚定自己的信念,这也就是为何他能把五院学的东西都能完好无损的记下来。 这一切也只有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做到,否则五院这关也不会让这么多人望而却步,有些人甚至到最后自相矛盾,内心出现了思想上的分裂,变得精神失常。 李睿到七月底的时候也就正式结束了,在明伦书院最后的学习,当日便在书院里和柳盛做最后的告别! “今日便是你最后一课了,以后若是有机会也欢迎你继续来学习!” 柳盛坐在那看着李睿,对于这样的学生他这辈子或许只能遇上一个。 李睿把书院的规矩和主要的儒家主张全部铭记于心,而且不论柳盛怎么提问他都能对答如流,而且不仅是流畅,而是有种看破的意味。 好像他明伦学院的知识,在李睿眼中成了一个工具,而且这件工具被他用的得心应手。 “多谢柳教习多日的指点!弟子感激不尽!” 李睿知道柳盛这个人寒门出身,但是极为注重人伦尊卑,对待学生也总是不苟言笑,但是他内心却是火热,帮助书院的贫困子弟免除束脩和食宿,还拿自己的月钱去补贴他们,在书院受到众多弟子的尊敬。 “我知道,你虽然学了我明伦的东西,但是这性子走的却是法家的路数,这一点身为书院长不得不提醒你,法家严明而苛责无度,惩恶可行,但是治民为官,仍要秉持儒家仁义,善于民,教于行,方为正道!” “弟子,谢过柳师教诲!定当谨记柳师之言,必从善而行!” 李睿弯下身子伏地而拜,动作非常虔诚! 柳盛看着李睿大礼跪拜,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说的话几乎是金玉良言,他与李睿相处一月,就发现了他这个最大的问题,身为儒家弟子,行事作风太过法家,他不得不好心出言提醒! 李睿也是被柳盛的话给惊醒了,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明显,一旦他要用到自己儒家的身份,那他过往的这些所作所为,可就是彻底背叛了儒家。 得到了柳盛的最后一堂课的教授,他就彻底结束了五院学习的生涯。 李睿出了明伦书院,向自己的雅莘居走去,路上看到的弟子少了很多,他难得静静地走在书院里。 “李师弟!” “子柒师姐!” 周子柒拿着一卷书坐在长廊过道的边上,一身淡紫色的长裙,看到李睿过来,站了起来。 “李师弟,今天怎么结束这么早!” 周子柒天天见顾横波,自然也知道李睿的作息,基本上从早到晚奔走在书院里,今天日头才转到下午,就能看到他如此放松地闲逛,实属让人好奇! “师姐,我今天已经结束了所有课程!前来向柳师告辞!” “恭喜啊!你可是我们书院的第一人了!连我父亲回去都说,没有教你,或许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如此良才美玉,就这样错过很可惜!” “谢过周伯父的夸赞,不敢当!师姐,我要回雅莘院,一起吗?” 周子柒拿着书眼神一转,微微撇过身子,轻声地说道:“不了,我可不打扰你们,要不然顾jiejie可又要记恨我了!不过有件事想要拜托你!” “师姐,有话直说,师弟尽力而为!” “过几日去京城,把我给带上,我也想去!” 周子柒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李睿,她除了跟李睿一起走,否则周定思根本不可能让她离开文城! “师姐放心,师弟一定安排妥当!” 李睿表情有些微妙,他或许能猜出周子柒去京城干嘛! 打完招呼,李睿就继续向院中走去书院的人少了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科举即将开始,绝大部分参加科举的都已经提前半个月出发,所以七月底,考生们陆续赶赴京城。 书院中除了赵审言,其余的主要核心弟子都走光了,基本上全员参加科举,正好上千人共同赶路,互相有个照应。 曹子陵和林子枫、葛长庆等人负责带队,包括安排后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