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成白起_战国篇 完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战国篇 完结 (第4/5页)

 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遭到秦二世之弟梁王嬴武的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

    梁王嬴武向朝廷告急,王翦认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秦二世同意了王翦的计划。

    于是王翦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王翦求援。王翦却派军队向东,屯兵于梁国以北的昌邑,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王翦还是不发救兵。

    最后梁王写信给秦二世,秦二世又下诏要王翦进兵增援,王翦还是不为所动,梁王于是任命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死抵御,与吴楚联军僵持。

    梁国城池防守严密,吴兵无法西进,转而奔向王翦的军队。王翦坚守壁垒,不肯与战,私下却趁机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断绝了叛军的粮道。

    吴军断粮,士兵饥饿,几次挑战未果,于是夜里袭击王翦军营,佯攻东南面,周亚夫命令于西北面守备。

    吴兵果然从西北强攻,未能攻破,吴兵大败,士兵多半饿死或投降走散,王翦率军追击,大破吴、楚联军。

    吴王与其麾下壮士数千人乘夜逃走,渡过淮河逃至丹徒,退守东越,并派人招集残兵。汉廷派人以利引诱东越,东越王骗吴王出去慰劳军队,用矛戟刺死吴王,献其头于汉朝。吴军溃散后,楚王嬴戊自杀而死。

    在齐地,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后,其子刘德建议袭击汉军,不成则逃到海上,胶西王不听。到汉营请罪,韩颓当斥责他阴谋叛乱,宣读诏书,胶西王自杀而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

    在赵地,李牧领兵进攻赵国,赵王嬴遂坚守邯郸,李牧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吴楚兵败,也不肯出兵相助。王冕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

    济北王刘志被胁迫参与叛乱,后坚守不发兵,所以赦而未杀。

    齐王嬴将闾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

    发生了这些事情,做为秦国武安帝君,掌控着秦国所有军事大权的白起却丝毫不知情。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实际上白起正与扶苏在一块,跟扶苏等待一个机会。

    秦二世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右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老将王翦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王翦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王翦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王翦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秦二世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偷袭且被敌人俘虏的,至于王翦,难道能够侵犯吗?”秦二世称赞了王翦很久。

    不过对于王翦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当年战国时期,又有多少人还记忆犹新呢?

    吴楚七国之乱时,李信任骁骑都尉,随大将王翦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大涨。

    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秦二世说:“李信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负,屡次与敌虏rou搏,恐怕会失去他。”

    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秦始皇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

    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

    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信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李信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信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千骑兵。他们看见李信,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李信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

    李信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信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

    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信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信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

    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信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过了一段时间,李信和退隐住在蓝田县的前颖阴侯的孙子灌强常到南山中打猎。

    曾经在一天夜里,李信带着一名骑兵外出,跟别人在田间饮酒。回来到了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阻止李信。

    李信的从骑说:“这是前任李将军。”霸陵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的呢!”

    就让李信住宿在霸陵亭下。不多久,匈奴入侵辽西,杀太守,打败韩将军。韩将军转移到右北平,死了。

    于是皇帝任命李信为右北平太守。李信请求霸陵尉与他一起赴任,霸陵尉来到后李信就杀了他,然后上书自行谢罪。

    李信在右北平郡,匈奴都称呼他为蒙恬之后又一天敌,躲着李广,数年不敢入侵。

    郎中令石建去世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