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起的爵位以及,爵位制度 (第1/1页)
秦爵位二十级 1、公士; 2、上造; 3、簪袅; 4、不更; 5、大夫; 6、官大夫; 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10、左庶长; 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 16、大上造(又名大良造) 17、驷车庶长; 18、大庶长; 19、关内侯; 20、彻侯(后为避武帝刘彻的名讳改为列侯)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商鞅曾任此职。 白起的巅峰是武安君,不过,武安君的这个“君”跟候是不一样的,两个不是同一种概念。 有的人说君比候高,有的人说候比君高,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是不是不过武安君在大良造后面,就可以看出来武安君是白起的巅峰。 在历史书上,白起一直都是武安君,从来没有过武安候这一个词,这两个确实不是一个概念。 以前左庶长是官职一体,商鞅变法后就变了。 在商鞅变法之前,左庶长拥有着极其高的权力,上治军,下治民,商鞅变法后就变了。 在以前战国也不难看出来,爵位其实跟官职是没有区别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