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2/2页)
“是啊,我下午写的,我看到有不少小伙伴在劳动,就写下来了,你看看能不能送到县广播站去。” 爸爸看了又看,又不时瞧瞧阿福,把旁边干活的mama也吸引来了,“怎么了?”mama问道。 “咱儿子牛了,才五岁就会写文章了。” “怎么样?写得不好?”mama笑着说。 “不,写得很好,不但字写的不错,文章也很好,至少我没看到什么不对劲。”爸爸道,在阿福家,爸爸的文化是最高的,小学六年级上了半年。就是这个资历让爸爸当上了队长。 “真的?阿福会认字写文章了?”mama一把把阿福抱在怀里,爷爷奶奶也高兴起来。 “明天我把这个稿子送到乡里,看乡里怎么说。要是不错就让他们带到县里去。”爸爸看了又看,说道。 从阿福决定写文章开始,阿福就知道自己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唯独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阿福自嘲似的笑笑,一个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第三天早上,阿福像往常一样听着广播,在播到《海县新闻》时猛地听到“丁所乡农科站积极培养青少年劳动积极性,广大学生假期主动到田间劳动。”阿福手一甩,大叫:“啊!”他知道这是他第一次成功,以后会更多。果然晚上爸爸回来对阿福说:“你的稿子县站用了,好像说有一角的稿费,下个月发。”全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一时全兴奋起来,奶奶更是抱着阿福,一直笑。现在很多人觉得一角钱算什么?丢地上都没人要,但在1979年,一角钱可以买五支铅笔,或者五个橡皮,当时阿福最喜欢吃的烧饼才六分钱一个。爸爸mama一直做的那个柴莲,做一个要近一个小时,只能挣到二分钱。 于是阿福有了一个不是职业的职业,没事到队上到处转,时不时和邻居说说话,大家伙看到阿福都说队长家的神童来了,有的还和阿福开玩笑,阿福也笑着应付着,找找素材,半个月下来竟然让阿福发了五篇通讯。一个月居然拿到了七角的稿费,全家人都要乐疯了,爸爸很大气了买了一角钱的豆腐和百页,用了好几滴豆油加青菜做了一大碗菜,我们全家都吃得开心极了,大家可能想像不到,在那个什么都要凭票买的时代,农村人一天的伙食是什么,整天就是南瓜下面,全是南瓜,看不到多少白的,又或者胡萝卜煮饭,整个锅里面加起来不到二两米,汤到是有,我们叫它“神仙汤”,里面就是酱油加一二滴麻油然后冲的白开水。有时也会炒点青菜或者白菜,像这样吃到豆腐的时间就只有过年的时候了,全家人都兴奋极了,一脸的期盼,希望我能再多写一些,哥哥阿林更是拳头加笑脸的对我说:“下个月争取多写点,我们还能吃顿好的。”村长也经常来阿福家串门,看到阿福就说:“你要多写写啊,乡长就因为你的文章点名表扬我们农科站了。” 阿福傻傻的笑着,也没说什么,这么大个生产队哪来那么多的事报道啊,阿福知道这条路发不了财,想了一些时间后,阿福突然想到一本杂志《故事会》,于是阿福又磨着爸爸去乡里找人借了一本来,据说还是从乡里的白书记家里借到的,阿福想起后世好多的流行小说,在那个年代很多书都犯忌讳,不敢写,但写点乡亲小故事还是可以的,有了《故事会》,就有了邮寄地址,有了地址阿福就能投搞了。于是阿福又有了新的创作源泉,第一次给故事会的稿件,阿福一口气写了五篇,五张信纸正反两面写得密密麻麻,装了满满一信封,那时一张邮票要八分钱,阿福怕超重退稿,还让爸爸先给邮局的同志称了一下,没超重才让爸爸寄出去的。 等待的时光阿福也没浪费,又磨着爸爸找人借来了小学的课本,一到三年级的都有,在那个时代,小学升级要靠考的,你考得及格你才能升级,记得前世阿福在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同学都16岁了,光二年级就读了五年,还不能升到三年级。阿福看了几遍借来的书,想了又想,问爸爸能不能提前去读书,那时候读书要6岁,有的还要等到7岁。爸爸看着阿福说,“好,我去帮你问问,你就和你哥哥一起去上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