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沐尘是个妻管严 (第3/3页)
,激烈的打斗。 这是一场剪切,音乐,动作,镜头等的完美结合,给心灵与视觉的震撼无以言表。 叶问夺米! 这场戏被誉为可以可陈真踢馆媲美的经典镜头。 这场戏完全把控了观众的情绪。 一部能够左右观众情绪的电影,那它必将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一向儒雅不与人主动动手的叶问,这一次宛如猛虎下山,打得小鬼子断手,断脚,那骨头断裂之声,配上鬼子的惨叫,没人觉得残忍。 震撼,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特效,但就是震撼。 视觉与心灵的震撼。 叶问获胜,三浦很欣赏让人将十袋米丢到叶问脚下。 而叶问看都不看一眼,转身就走了。 他没有拿那十袋米,却捡起了地上的半个地瓜,拿上染上了廖师傅血的拿一袋米。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不拿那十袋米? 那是他应得的。 一以打十,他赢了。 他这就是告诉所有人,这场战斗不是为米而战! 为的是一个华国人的尊严! 我只是一个华国人! 三浦问及叶问的名字,叶问淡淡的说道,却透露着一股子气势。 而李钊一听,愣了一下之后,却将叶问的话从头到尾的曲解翻译。 显然,他是不想让叶问激怒三浦,怕他步了廖师傅的后尘。 抗日剧之中,似乎翻译都没一个好东西。 此时,影迷们似乎感觉到了李钊这个角色不一样。 好人,他显然不是。可坏,坏得又不够彻底,他还有着一丝良知。 对叶问这个“师傅”的尊重和担心,挑战时犹豫不肯开门,翻译时又做了手脚。 甚至还在事后上门提醒叶问让其小心点。 可惜,被叶问扇了一巴掌之后,给了两字:走狗! “我只是个翻译,我不是走狗,我也是华国人!” 李钊扭曲着脸,有些歇斯底的喊道。 “这演员不错。” 沐尘说道。 这演员的确不错,李钊这个角色稳了。 他之前还担心袁洪偏打戏而忽略文戏,如今看来那担心是多余的。 影片继续。 日本人一直找叶问,李钊被打,却硬说不知道去哪里找。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了,依旧说不知道去哪里找叶问。 这个时候,观众忽然意识到这人没有他们想的可恶,没有到该死的地步,但却依旧不值得原谅。 影迷的潜意识里,那个时代的日本翻译,都不是好东西。 以往的影视形象,已经将这个职业给定性了。 不过,李钊带着叶问一家到自家避难的时候才知道,在外面狗仗人势,显得威风八面的翻译官,家境却如此落魄。 体弱的双亲,残疾的哥哥,幼小的meimei。他作为主要劳动力,扛起养活一家的责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似乎无可厚非,哪怕那职业为人所不耻。 我只是一个翻译,我不是走狗,我也是一个华国人! 看到这里,沐尘知道这歌角色活了。 原版之中,最后决战让人有一种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对手太弱! 不是太弱,而是相应的铺垫太少。 所以,沐尘做了一些修改。在里面穿插了三浦练武的一些情节。 只有对手强大,那才能够衬托叶问的厉害。 若是三浦表现得太弱,那么最后的决战,就给一种没有“压”住的感觉。 最后决战,就想春晚压轴的节目一样。 若是没有“压”住,那整场晚会就有一种“垮”了的感觉。 电影也是一样。 最后决战,得“压”住。 这场比武,是一场不能嬴的比武。因为李钊告诉叶问,嬴了他就没有命。 三浦的空手道,叶问的咏春,在这场比试之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拳拳到rou,紧凑得让人窒息。 紧张、刺激、担忧...... 最后一场戏,在沐尘看来,比原版好上许多。 在调动观众情绪之上,无疑做到得极好。 这部电影成了。 “这部电影很有可能要火。” 影片结束,李若曦低声对沐尘说道。 她看到许多影迷走出影厅依旧还兴奋的讨论。 喜欢这部影片的不只有她,而是所有看过的人。 “竞争对手若是不给力的话,或许会大火。”沐尘点头认同的说道。 九月份上映,竞争力的确不大。 质量在那儿摆着,哪怕是一部功夫片,口碑出来了,票房自然不会差。 口碑和票房都不差了,那么影响力自然就出来了。 叶问讨喜,配角也并非打酱油。 如沐尘和李若曦所料,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 里面的几个主要角色都火,尤其是饰演叶问的袁承更是一炮而红。 影片里面的许多台词也火了。 尤其是那句被网友称之为“妻管严遮羞布”的话,更是爆火。 只是让沐尘有些难以置信的是他也火了。 甚至登上了热搜榜和话题榜。 话题榜位居榜首。 “沐尘是个妻管严!” 沐尘看着感觉肝疼! 我什么时候成了妻管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