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庆典开始! (第1/2页)
“吉时到!大典开始!” 站在端门之前的朝臣们纷纷整队。 后方的朝臣眷属,也纷纷停止了攀谈,跟在朝臣仪仗之后。 端门平日基本不开,也只有这样的盛大场面才会开启。 几丈高的中央城门伴随着“嗡嗡”的长号声,悠悠地被门监卫推开。 “朝觐!” 朝臣们和随携眷属朝紫薇城之内走去。狄仁杰回头望了一眼洛水河畔,依旧是无人跨过星津桥一步。 这……也太训练有素了吧? “狄公?”后面的朝臣唤了一声。 “哦,好。”狄仁杰转头继续朝宫中走去。 宦官见到严阵以待,却丝毫没有sao乱的坊民,也是跟见了鬼似的,以往西南二市上元节开放宵禁,哪一次坊门口不是挤得头破血流的? “门下:中秋佳节,适逢明堂落成。陛下诏令:洛阳百姓皆可入宫观礼,与朕共度佳节。自此刻起,至今夜子初,百姓皆可在宫中欢度良宵,特设酒宴,钦此!” 洛水河畔依旧是一副沉寂。 所有坊民似乎压根没在听宦官唱报的是什么?带头的里正们也都一副神情肃然的样子。 “呵呵。”宣读完圣旨的宦官竟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只得干笑两声。 丫的,你们倒是给点反应啊! 忽然一艘官船行至星津桥下,红旗从船中伸出,挥舞了一下。 “愣着干嘛,鼓掌啊。” 所有见到红旗摇曳的里正,纷纷举手示意,欢呼声乍响。 “陛下万岁!” “陛下中秋安康!” 宦官唬了一大跳。 这帮人……有病吧。 要么不出声,一出声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狄景晖坐在官船内,将沙漏倒置,对刘子兆说道:“这沙漏里的流沙流完就挥动一下蓝旗。” “是,老师。” 狄景晖走出舱室,看着已经出发的第一队——尚贤坊代表队。 杨里正今日装着件灰色的圆领袍,精神倍棒地走在最前列。看样子,爬倒是不至于,走得还是挺稳健的。 今日狄景晖计划之中的,共有九十六坊的代表队入城,目前在洛水河畔集结的差不多四十多坊,还有各坊的坊民代表队正在陆续赶来,这样也不会造成城门的拥挤堵塞。 见到坊民们终于有动静了,门监卫的禁军头领立马说道:“快去禀报高将军,坊民入城了。” “喏。” 然而尚贤坊的队伍行进速度不徐不缓。老人在前,妇孺在后,这样既长幼有序,又能压住队伍行径的速度。 盈盈蹲在船头,看着无数洛阳坊民们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们这边,便道:“公子,他们看起来好认真啊。” “为了荣耀啊。”狄景晖忽悠模式再度开启。 贺知章见到这样浩大的场面,每一坊的方阵间隔适中,即便是入城门,方阵的宽度,也计算地丝毫不差。 “老师真是神机妙算啊。莫非这城门的宽度都计算在内了?” 狄景晖微微一笑,这就是数学的力量。 站在城楼上的高延福见得此景,也是一脸愕然。 他是少数几个知晓此次观礼真正cao纵之人是何许人也的。就在方才,他还在思忖,是不是要去请动狄相、李相,将南衙的禁卫调来戍守。 然而现在看来——完全是多余的。 这样的仪仗,就仿佛是多年上朝、下朝的朝臣队伍,可这有多少人? 足足几千余人啊! 如此浩大的场面,居然就像是一团被人理好的棉麻线,抽丝剥茧,有条不紊地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城中。 门监卫的禁卫原本由六人还加强到了二十人,然而现在,这些禁卫们,就像是木头一样站在门边,看着这些自觉罗列成方阵的坊民们鱼贯而入。 高延福极目远眺,还有源源不断的各坊方阵,从四通八达的坊巷之中汇聚而来,然而——居然没有任何的堵塞拥挤,洛水河畔的空旷地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治安。 “算学……真的如此强大吗?”高延福感受到了狄景晖恐怖的力量。 一个人要计算一头牛一头羊不难,可是一个人的脑袋要计算几万坊民,甚至于要精确计算路程、时间以及行程速度,这些汇总起来,算法复杂不说,就是如何算,恐怕就连国子监的算学博士都束手无策吧。 “狄家三郎好生了得!咱家看走眼了啊!” 狄景晖啃着从家里顺带出来额胡麻饼,问道:“盈盈,这是第几坊了?” “公子,没数错的话,差不多八十六坊了。” 狄景晖点头道:“成,咱们先进宫。子兆还有季真,你俩跟着最后一坊入城。” “是,老师。” 狄景晖看了眼边上呆滞的船夫,说道:“先把我们载到岸边去。” “喏。” 狄景晖跳到一旁的小舟上,带着曹岳和盈盈上了岸。 “你这娃儿哪里来的,别乱了我们正平坊的方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