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  (第1/1页)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残垣尚未修复,血腥尚未消散,小丑们便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了。    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于南京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然而不足两年的时间,“梁”就被驱至幕后了,此作何解呢?其实并不难理解,汉jianian也分大小,也需考量资质。    1938年12月,汪精卫潜逃越南,发表“艳电”,公开叛国投敌。    1940年3月,汪率众爪牙于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汪任“行政院长”,兼“国民政府主席”。    汪逆不除,难解我国民之愤慨。    但是,刺汪绝非易事,几次行动均未成功,成为惊弓之鸟的汪逆更加警觉。    汪逆一时难除,且可先斩其爪牙,以此累积性的震慑汪逆,同时以警示摇摆者。    以上海为例,锄jianian行动进展顺利,春风得意的汉jianian们逐渐变得惶恐不安,日伪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敌我双方就此进入拉锯状态。    1940年初,经信息梳理,重庆方面判断汪逆将于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此前沦陷区的情工战场以上海为主。汪逆所谓的还都,使得南京有了更突出的战略意义。无论是情报收集,还是锄jianian行动,南京必然是战斗要地。    汪精卫的倒行逆施,举国上下无不愤慨,重庆方面随即展开部署。与此同时,中共秘密战线也在悄然布局。历经磨难的城市夜空中,血雨腥风的战斗徐徐拉开了帷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