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一座金人(求订阅推荐) (第1/2页)
莱曼觉得左腿隐隐有些发酸,于是,把架着的右腿放了下来,微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也是从翘着二郎腿的姿势变成了靠坐在座位上,重心向后压。 奥斯卡实在难熬,仿佛那些评委在故意设置这些繁琐的获奖细节以营造大家那种非常难得、付出太多的心情。 详细的介绍,主持人的啰嗦,吊人胃口的拆信封......且每一个上去宣布获奖得主的嘉宾都要做出一副不可思议,或者吃惊的神情。 莱曼好想问,有意思吗? 谁能得奖,谁不能得奖,大家心里没有一点b数吗? 除非评委集体中邪,否则大奖的评选少有差错。 可他们还真中邪了,在最佳导演的评定上,毅然决然的给了罗曼-波兰斯基。 几位竞选导演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他们辛辛苦苦陪坐了这么久,结果大奖给了一个没有来的人,还是靠他们剧组的工作人员代为领奖的,甚至发表的获奖感言都很敷衍——一看就是他们自己都很懵,根本没有准备。 莱曼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尴尬的发生,整个会场的气氛都低沉了下来——这样被人玩弄,想必没有人心情会好。 估计明天的新闻又热闹了,这么大个话题,想必那些记者媒体们是不愿错过的。 在半个多小时的闹剧过去之后,典礼终于来到了莱曼所参与的奖项——最佳外语片。 上前颁发这一奖项的嘉宾迈克尔-凯恩面带微笑,他彬彬有礼的夸赞着五个提名影片,“来自西班牙的《对她说》......” 随着他的声音,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各影片的场景。 “墨西哥,《阿马罗神父的罪恶》” “德国,《何处是我家》” “中/国,《英雄》” “法国、印度,《三傻大闹宝莱坞》” 画面一转,出现了在院长办公室中拉加绝望自杀的一幕,配上低沉的音乐,让部分没看过的人也感到一丝震撼。 随着影片的部分镜头在大屏幕上播放,场内的吊臂摄像机也适时的对准了莱曼,他的面孔出现在镜头里,跟随着电视直播实时的传输了出去。 一直很关注莱曼的影评人贝拉此时就坐在家中的电视机前,观看着第7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进行,当看着迈克尔-凯恩缓缓拿出信封,她的心情不由紧张了起来。 而莱曼身在现场,却没什么紧张的感觉。 看着迈克尔-凯恩故意笨拙的撕开信封,又看了一眼,露出惊讶的表情,莱曼想的是,这人演技真不错。 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个奖他能有7成的胜算拿到,剩下的两成多是《对她说》,其余三部就是个陪跑的命。 当然,也不排除评委们又中邪了。 但,这种几率估计很小。 “第75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得奖者是......”迈克尔-凯恩的声音通过音响在柯达剧院里回荡着,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三傻大闹宝莱坞》,法国、印度。有请导演莱曼上台领奖。” 果然是他。 他成功了。 他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缩短了自己导演旅程中很重要的“先期筹备”。 虽然心中早有预料,但此时被会场四周的摄像镜头对着。 莱曼发扬了一下自己的表演底子,在这一刻,他仿佛被尼古拉斯-凯奇或者希斯-莱杰附体,面带着笑容,表情却略微平静,但是在摄像镜头的放大之下又能让人从他颤抖的眼皮,和抽动的嘴角感受到他压抑般的激动,很好的塑造了一个强掩喜意、故作冷静的形象。 嗯,大家都是演技派。 和瑞恩、托马斯、还有乔治拥抱了一下,莱曼一边向舞台上走着,一边和其他相熟的人打招呼。 “恭喜你,莱曼。” 走到台上,迈克尔-凯恩彬彬有礼的祝贺道。 “谢谢。” 从他手上接过象征着荣誉的小金人,除了觉得比想象之中更有分量一点,还有就是触感很不错——握在手中,光溜溜的、冰凉凉的。 接下来就是发表获奖感言了。 这个他也早有准备。 此刻站在台前,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张小纸条,照本宣科的念了起来,“谢谢学院评委,谢谢欧罗巴影业,谢谢CAA,谢谢我的经纪人......谢谢观众,是你们的喜爱让这部电影得到了这份荣誉,谢谢......” 嘴上说着中规中矩的感言,莱曼心里却在感慨别的东西:CAA的公关团队水平还真不错,就是不知道跟哈维-韦恩斯坦带领的团队谁更厉害,不过想想今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