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百代过客九曲连 (第1/2页)
段思平与小叫花两个人行走在废弃的殿堂之间,入目所见,便是茫茫白雪遮掩的废墟。 小叫花只是在想象这寺庙从前的模样。 而段思平的眼中,却不由自主的透出了一丝伤感。 东汉末年魏国曹丕于《与朝歌令吴质书》曾写道:“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其指季节相同,但时间已不再是那个时间,故人已不再是从前的故人,而我做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此刻在段思平的眼中,这悠悠天地,莽莽岁月之间,何止是故人不再?分明就是连一切都变了,更像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二百余年前,这里不是寺庙,而是道观。 二十年前,这寺庙完好无损。 现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这样,虽依稀可见痕迹,但有许多的东西,已经无处寻觅。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段思平忍不住轻吟道。 小叫花抬头,有些羡慕的仰头看着段思平道:“这话说的可真好听。” 段思平道:“这是亡唐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小叫花顿时眼睛一亮:“我听说过这个人,那个说床前明月光的人。” 段思平忍不住微微一笑,这小叫花心思纯净,说话有趣,倒是让他的伤愁被冲淡了许多,纵然明知道自身将来只会成为那百代之过客,可却暂时放下了这种心思。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便绕着寺庙走了一整圈。 段思平停下了脚步,目光闪动,陷入了思索当中。 小叫花道:“伯伯,您在想着什么?” 段思平道:“在想着这寺院盖房子的规律。” “哦。”小叫花应了一声,就不再开口打扰段思平了。 许久之后,段思平的眼中闪过了一道精光,他抬头眺望向了寺庙之外的山峦,抬头看向了高空之中十分暗淡的太阳! “果然如此!”段思平虽然不像是道家中人那样精通一些数术易学,可一些皮毛他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这龙香院,分明就是一方九宫格局。 而在龙香院之外的山峦,恰巧形成了一方八卦之局。 可谓是九宫之外环八卦,之所以看出这些,主要是因为段思平精研兵书,对一些排兵布阵十分了解。 三国时诸葛亮所创造的一种九宫八卦,又称黄河九曲连的阵法,恰恰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布局的。 外环八卦,内存九宫,十分精妙。 段思平也曾在练兵的时候,演练过这个阵法,只是云南地界山区很多,并不如中原的平原地带,能够让军士施展开,所以他也没有真正的实战使用过这个阵法。 段思平低声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以亭台水榭,庙宇殿堂为兵将马匹,将树木山石贯穿其中,这分明就像是一座布好的军阵!” 小叫花望着段思平,只觉得段思平十分的兴奋。 段思平哈哈大笑道:“小兄弟,我们这就去破局!” 说罢,段思平昂首阔步,带着小叫花走向了那灰发僧人的房子。 只是这路上,段思平却脸色一白,忍不住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伯伯,您没事吧?”小叫花忙问道。 段思平摆了摆手,用手帕擦了擦嘴上的血迹,道:“没什么。” 小叫花惊道:“伯伯!您吐血了!” 段思平道:“哈哈,这只是小事。” 小叫花十分担忧,眼圈都不由自主的红了道:“伯伯,您要好好歇息才行,这种病我以前见人得过,吐了血之后,便……便要永远的睡着了。” 段思平平和一笑,小叫花大概将他这情况,当做了痨病:“伯伯没事的,放心吧。” 小叫花担忧的跟着段思平来到了悬空大师的房子外面,主动前去敲了敲门。 只听房间里响起了一声佛号,而后悬空大师便推门走了出来,双掌合十的行了一礼。 段思平还礼,小叫花学着段思平的模样也行了一礼。 “阿弥陀佛,施主可是有什么事情找贫僧?”悬空大师开口道。 段思平朗声道:“在下想要问大师借笔墨纸砚,不知大师这里可有?” 悬空大师道:“自然是有的,就是不知施主用这东西做什么?莫不是想要题诗?” 段思平道:“并非如此,只是觉得这风雪间山水清丽,想要记录一二。” 悬空大师目光微微凝了一下,道:“恭喜施主对药引已然有所见地。” 段思平连忙道:“大师果然火眼金睛,在下无法瞒过。” “施主请稍等,贫僧这就帮你去取纸笔。”悬空大师说着,退入房子当中,关上了门。 小叫花挠了挠头,只觉得这个老和尚有点奇怪,可是又说不出哪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