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4章 孔几里德 (第2/2页)
力的推崇百家之学,那自己的地位必将有更大的跃迁可能啊。 “陛下,此事太过重大,还是要三思啊。”公孙盛想了想,还是有些担忧的劝道。 别看魏晋的世家大族一个个标榜自己为清谈名士,或者是尊奉道教的避世高人,但他们的骨子里依旧是两汉经学儒家的传人。 每一个人都是儒家之学的捍卫者。 把汉武帝重用董仲舒彻底鼓吹成独尊儒术,也正是这些人的前辈们做的。 若是刘预光明正大的要废黜儒术的至尊地位,只怕要引起大规模的汹涌暗流。 “朕虽然十分想这么做,不过却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刘预说道。 “陛下难道是有其它的打算?”公孙盛问道。 “不错,朕已经有了好的计策,也不必与他们去硬碰硬。”刘预笑着说道。 “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 “两个办法,双管齐下。”刘预说道。 “请教陛下明言。” 公孙盛和刘韶都是一脸的好奇。 他们俩已经渐渐明白了,为何今日刘预会来这稷下学宫,还把他们两个人聚到一起,肯定是与这两件事有关系。 “第一就是托古!”刘预非常自然的说道。 “托古?” 公孙盛对于这个事情,倒是一点也不陌生。 刘预之前册封的奉祀衍圣公孔威,就是通过他授意献上的那一堆‘孔府家学’。 那些所谓的圣人之学,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公孙盛心中可是清楚的很。 “不错,就是托古,这件事情,还要麻烦先生再去和孔威好好商议一番了。”刘预笑着说道。 因为还有刘韶在场,这么明目张胆的作假授意,还是让公孙盛老脸一红。 “不知道,陛下这一次可有何打算?”公孙盛瓮声瓮气的问道。 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想要问刘预,这一次想要做什么假货。 想要把什么样的‘家传学说’去加到孔子的头上,也得需要一番准备的。 不管是‘竹简’也好,还是石刻也罢,总得提前个一两月才能准备好的。 先是后世十九世纪,英法文物造假连酱油色都不造的水平,公孙盛可绝对不允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就算是明知道又要给孔老夫子强加‘学问’,那也得做旧如旧,万万不肯用新抵旧的。 “这也正是今日来稷下学宫的原因。”刘预说道。 “九章算经这一类学问,应该算是独成一派,不如就直接算到孔老夫子头上吧。” “你和道古一起商量一下,如何把这些学问做的更加高深一些,或者是晦涩一些,让人家一看就是出自孔老夫子之手,一看就要潜心钻研的那种。” 刘预然后又滔滔不绝的说了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把数学,这一个科学的基础变成‘自古以来’的儒家之学。 让那些把孔子的话语奉为圭臬的士人们,有一个新的领域。 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总归比现在从零开始挖掘人才要强的多。 听了刘预的要求后,公孙盛和刘韶都是满脸通红,一脑门的冷汗。 这种事情可是绝密啊,若是被士人们知道,那可就是被唾骂到死了。 其中,刘韶的心中更是震撼万分。 要是按照刘预刚刚的说法,那两年前,曲阜的奉祀衍圣公孔威,声称在祖地家宅中发现了上百卷的孔子遗作,也肯定是假的了! 那可是引起了天下士人一阵轰动的大发现啊。 圣人之学,重出于世! 妥妥的圣君临朝的大好征召,为刘预安定中原士人百姓的民心可是大有帮助。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啊,或者说是刘韶万万没有想到,那些所谓的‘孔圣遗学’竟然是假的。 刘韶差一点眼泪都要下来了。 如今倒好,自己马上也要贡献一份‘孔圣遗学’了。 “这办法,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若是不用此道,士人中的酸腐之辈一定会喋喋不休,把一个好好的学问都会给变成下流末学。” 刘预明显看出了他脸上的尴尬和不安,立刻就是劝慰道。 “臣明白,臣明白。”刘韶吓得连连应诺。 最后,还是公孙盛一回生,二回熟,直接又是问了关键的问题。 “那陛下打算托古为何名目?” 要给孔老夫子头上扣学问,那可得起一个好名字。 像是语录记载体的《论语》就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若是变成了《孔丘教学随堂语录》,那可就是大大减低了档次了。 “名目?”刘预不禁狠狠转动起了大脑。 “以前的那些托古假作,可都是耗费了不少心血才想的名字,那还是有熟悉儒学的孔威帮忙。” “现在这些全都是自己抄袭后世教科书,然后授意给刘韶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这可怎么想名字啊。” “儒学之中,也没有什么和代数几何相近的名字啊。” 刘预越想越是没有头绪,最后被公孙盛和刘韶二人看着有些不耐烦了,突然破罐子破摔的说道。 “那就叫《几何》吧!” 既然以前已经把孔子包装成了‘孔里士多得’,那也应该不介意包装成‘孔几里德’吧。 刘预想:孔老夫子应该是不介意的,毕竟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收到他的抗议书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