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齐聚 (第1/2页)
扶蜀第一卷荆州保卫战第四百零八章主力齐聚距离江夏之战不过大半月时间,战局却悬动着所有人的心一波又一波犹如浪花般逆转。 先是十月中旬,吴军主帅孙权率五万余众久攻石阳不克,于撤退之时遭受文聘率众反击,其部损失惨重。 魏军由此扬眉吐气,军威旺盛。 可下旬之时,汉军又以少胜多,仿若异军突起般野战尽歼上昶守敌,兵威曹贼腹地安陆城。 而随着关平陆上的顺利,以傅肜为首所率领的水军也逐渐尾随跟进,朝着长江水沿江夏四周蚕食逼近,与上昶所在的汉军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 淮南,寿春。 自江夏事变以后,由于上昶的失守,总督荆,淮,扬三州事的曹仁深感文聘独木难支,遂立即派遣了寿春方面的满宠部、江都地的张辽部率众迅速赶赴江夏援助。 至于合肥防线,此时已经并不那么重要了。 曹魏基本上已将战略目标转移,若吴军突至,便放弃合肥、濡须一线,转而将战场所在地选在淮南这片一马平川的广袤之地,直接与之进行大兵团主力决战。 关键是,现今吴军初败于石阳,孙权又有何余力再调头继续攻合肥? 随着各部援军汇聚江夏之时,魏都洛阳也紧急进行了议事。 魏帝曹丕召见诸臣于大殿中商议对策。 眼见诸臣皆已到齐,曹丕身席金灿灿的龙袍,头戴龙冠,正襟危坐的跪坐于伏案之上,面向众臣沉声道:“诸爱卿,想必江夏一战都已经听说了吧?” “那朕便不再重复了,诸爱卿可有何对策,驱逐擅自进犯的荆州贼兵?” 一言落罢。 随着天子金口玉言,阶下重臣华歆微微思索一番,眼神内神清不已,遂拱手说着:“陛下,此乃关平之jianian计也!” “jianian计?” 闻言,曹丕眼神浑浊,呢喃了一句。 “嗯,以臣之见,进军江夏乃关氏父子故意为之,其目的便是引诱我主力前往会战,而为现正屯驻于汉中加紧cao练军士、整顿军备粮草等物资的大耳贼提供掩护。” “若能吸引我大魏主力东向,则大耳贼势必将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北伐雍凉,一举侵占长安。” 随着曹丕登基称帝以后,也随之将关中化为了雍州,以跟西凉地区划分行政规划。 说到此处,华歆面上笑意浓厚,随又说着:“但虽是敌军jianian计,我军也应调遣主力东进与荆州贼战于江夏,若不其然,则东南一隅不复国家所有也!” 此言一落,另一侧的一中年大臣不由询问着:“华司徒,此言何解?” “此既是jianian贼之计,那我等又如何可再领主力前往,此举岂不是正中关云长下怀?” 话音落定。 华歆神情丝毫未变,依旧淡定从容的锊着鄂下长须而笑而不语。 片刻后,尚书令陈群不由淡笑着道:“因为若我不军不采取主力应对之,则关氏父子势必会尽起荆州之军东向强取江夏并进而以水军入淮水各沿线,以威胁我大魏淮南腹地。”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若荆州军强取江夏,而我军于东南方面又于重军,兵锋浩大之际,石阳新败的孙权会眼睁睁的看着荆州军攻城略地夺取诸地,而不会也趁机趁火打劫吗?” 一席话落,陈群徐徐的将派遣主力东向的优势利弊也分析而出。 简而言之,此乃是刘逢所献的阳谋。 无论曹魏如何选择,都将落入下乘。 若派遣援军东向,则荆州军便是偏师,拖住曹魏东南主力,让汉中军尽出秦岭,大肆攻略西部便可。 若不派遣援军而是坚决防守西线,那荆州军便会趁势而动,联合吴军夺取江夏进而联合威胁淮南岂不是也好? 紧随其后,其余诸臣也相继议论纷纷着。 但争论许久,却都未拿出一道破敌良策! 这一刻,魏帝曹丕不由苦叹着:“唉,大魏正值此危机四伏之际,文和您何故先走也?” 一时间,曹丕忽然想念起来了那位最擅长明哲保身,但又全力支持他继位的毒士贾诩。 他内心很清楚,若贾诩尚在,定能针对当今局势构思出破局对策。 感慨半响,面上露着丝丝忧虑的神情,曹丕扭头一瞟,却是望见了一处角落里暗自跪坐着却寂静无比,一言未发的中年大臣。 随即,希望之火又从心底升起,仿佛气沉丹田般的沉声道:“仲达,以你之见,当今局势,朕如之奈何也?” 一席话落,司马懿眼见亲自问策于自己,又焉能继续保持沉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