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关于袁崇焕杀毛大帅的罪责的考究。 (第4/4页)
民之在苦而疏于防,毋以辽民之可疑而苛于诛”——《明实录》。 这就是天启年间辽民在明政府方面受到的待遇……被当做jianian细大量屠杀。到底是谁不想让辽民过日子?到底是谁动不动杀良冒功残害难民?毛文龙逼着辽民去后金境内采参,明政府军是要你的项上人头啊…… 明政府对于辽民的敌视甚至到了见了鬼的地步。有个奇葩科臣,想出了这种神经病一样的资敌政策: 科臣黄承昊欲散遣辽人出关……出关,出关……这是什么样的奇葩理论,天启六年这会儿,老奴正在发疯,这帮辽民出关还能有活路? 先是兵部奉旨两移咨朝鲜,一则以毛文龙之奏言其国叛臣韩润尹立义等密通奴酋令该国查确处分,一则以朝鲜国王有刷还辽民之疏,虑辽民逼鲜,以国疑衅。今镇臣将在鲜,辽人尽刷边岛,登抚接济之粮,刻期发运,而该国素勤忠款宜克有终,仍量行赈救一二年,以资屯牧。——《明熹宗实录》 天启六年三月兵部遂议:“此不无可商者。彼既托足内地,幸免蹂躏,一旦驱之出关,能无生心。应行各抚按、各州县有司,通查境内辽民若干,其老弱者留之,中有壮兵堪籍为兵者,量捐俸薪,给与衣粮,并给批文,赴宁远抚院,拨隶某将某营食粮cao演。或另立一营,择一能将领之。其有家属相随者,设法安插,资其屯牧,此于遣散之时即为团聚之日,久而南兵可汰回,边兵可陆续放归,所省安家行粮之费亦不少也。前朝鲜刷还辽民之请,臣部复令毛帅收之,以成牵制之一旅,今恐蚁聚鸟散,无俾军声,合无檄令彼中简其强壮,咨赴宁远,一体安置,以备耕练,使营垒日增,荒芜日辟,以辽人守辽土,科臣与抚臣之计,不待再计者。——《两朝从信录》 看到了?袁粉们把两朝从信录里兵部要求各地收纳辽民,安抚老弱,整编强壮,然后命令毛文龙把麾下辽民送往宁远,耕作训练,充实边防的命令最后截了一段,号称是毛帮主不愿意把辽民南送…… 事实是:那句“科臣与抚臣之计,不待再计者”指的是让黄承昊这种傻逼闭上嘴…… 兵部之前命令毛文龙继续统帅这一批辽民,也就是说这个担子还要东江军继续扛着,不许南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仁祖初年毛文龙无法应朝鲜之请把辽民南送。 直到天启六年,这一条公文下达,跟着毛帮主的辽民这才终于算是在明政府这边有了一个安身之处。而且还是简其强壮……这不还是给毛帮主挖坑?那意思老弱妇孺你还是留着吧……这场悲剧就此准备开始上演了…… 天启七年,丁卯年,阿敏大军南下,攻打朝鲜,先克铁山,铁山都司毛有俊率军抵抗,全军覆没,毛文龙家眷三百七十口无一幸免,东江军在朝鲜最重要的屯田基地被破坏。后来阿敏转兵攻打后金云从岛,不克,转而泄愤朝鲜,蹂躏三道,兵指王京,朝鲜仁祖慌忙退避,毛文龙出击,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取胜,登莱巡抚孙国桢还记得吗?就是那个准备砍东江军一半粮的巡抚,都不得不承认:“臣看得毛帅孤悬绝岛,远泊水乡,溟雾胡风,侵肌扑面,寒烟冷月,泣昼怜宵。七年正月以来,五战而五胜,谛观宣州、车辇、义州西门、龙山诸役,皆令人舌咋心惊,色飞神动。然义州西门之捷,独雄而奇,盖其俘获者皆名酋,今之系纽而献者,此也。宣州诸路之捷,又险而奇,盖毛帅亲中二矢,不为少动。自五、六年以来,大小几近百战,积俘至四百七十有零,抢获器械、马匹累百,近日续报者不与焉。”《三朝辽事实录》 当然,朝鲜历史习惯了把功劳推给民间义军……于是在李氏朝鲜的史册里毛帅的战功也跟着李如松等人的功劳被漂没了…… 啰嗦了这么多,我觉得可以结尾了,这篇文章也快过万了,讲道理,大将不以怒兴师,我一边忙着论文一边拿了整整一天来写这些东西也是浪风催的。但是我想说的还是要总结一下 从袁可立、孙承宗、李嵩、孙国桢等诸多主持辽事的文官的上疏来看,毛文龙杀良冒功这种指责非常无端,如果这么多不同立场,甚至还有与他又龃龉的文官为他的战功背书,我不理解杀良冒功之事从何来,就凭袁崇焕一面之词?他还验过毛文龙的军功呢,还是那些明显就是拼接的奇葩材料,亦或者说是小说? 冒饷之事,东江军情况特殊,兵民皆赖朝廷兵饷接济,而朝廷从未足饷,东江军孤悬海外,拿着银子向朝鲜买粮食是从天启四年(仁祖上台的第二年)才开始,其后努尔哈赤大杀辽东汉民,辽民大股逃入东江,在天启六年之前,东江军依靠屯田、贸易、乞讨勉强能够应付疯狂膨胀的人口包袱,而明政府军队对辽民敌意极深,动辄以jianian细杀之取功,山东总兵杨国栋之流更是多端迫害,导致大批辽民不堪受命,流入东江,而兵部命令毛文龙统领辽民,不理会朝鲜要求将辽民移入山东辽西的请求。 天启六年,朝廷接纳辽民,抽调东江丁壮辽民到关宁一线屯田训练,妇孺却留在了东江。东江失去部分生产力,包袱却没扔掉。 天启七年,丁卯之役,铁山陷落,义州陷落,东江军在大陆上的屯田基地被毁,包括毛文龙亲族在内的一万多屯田军尽没。阿敏转兵朝鲜,大加蹂躏,毛文龙率军出击,大捷。 从天启七年到崇祯初年,屯田被毁、朝鲜无粮、登饷拖延,东江军爆发大饥荒。 崇祯二年,袁崇焕妄杀毛文龙。 毛文龙不是一个好人, 他跋扈恣肆,无视制度,视东江军为己物; 性格恶劣,忘恩负义,与同僚关系很差; 在东江军内部培植私兵,公然搞区别对待; 私自进行走私贸易,公然赖账,坑害商贾; 最后的最后甚至有可能与努尔哈赤眉来眼去。 这都是事实,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磨灭不了他开镇七年以来,与建奴无日不战,真奴首级砍下数以千计,在百万辽民家园残破,故国仇视之时至少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虽然一升米过界采参的行为非常cao蛋,但是比起发了疯的老奴酋和见了就杀的明朝官军,那至少是活路。在宁远之战期间,东江军的攻击一度远达鞍山和萨尔浒,是辽东沦陷后最后涉足此地的明朝军事力量。最后全家殉国的情况下打出了丁卯大捷,直接将阿敏从后金的政治版图上踢出了局。 对于这样一个人,你们非要把他抹成一个杀良冒功,残害辽民,贪污军饷,天良丧尽的禽兽,我真的不理解圆嘟嘟到底是何等的圣贤人物值得你们如此疯狂。甚至不惜把史料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然后拿着一大堆恶意加工过的史料碎片倒在别人头顶……其凶相毕露狺狺狂吠的德行实在是看得人心里打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你们这样去捍卫?袁崇焕如果真的是个好人,那么何必如此丧心病狂的维护? 咱们撇开袁崇焕私自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入寇时遣散蓟镇援兵、高台堡卖粮等等乱七八糟的劣迹,就说他杀毛文龙这一件事。 不管是从实质还是程序,毛文龙不该杀,更不该这样被杀,毛文龙被杀后,东江军瓦解,海上长城崩溃,三顺王降清,阻挡雄才大略的皇太极的,只有一条死乌龟一样的关宁防线,只要绕过关宁防线就可以肆意入寇,而关宁军是一群什么狗东西…… 从这个角度上讲,袁崇焕不管动机如何,杀毛文龙理由不足,程序不法,后果恶劣。最后自己也落得一个千刀万剐的下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