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紧张拍摄 (第2/2页)
做了一个简单的示范。 “我就是这个粒。” “不对,你不要笑,酷酷的样子说。” “我就是这个粒。” “稍微偏一点头,对,就这个程度,面部表情显得稍微狂妄一些。” “是这样的表情。”宋亦路做了一遍。 “你的嘴唇幅度太大,收回去点,好,就是这样,说话。” “我就是这个粒。” “咔,收工。”宋亦路站了起来,可能刚才的气场还在,不怒自威。 “茜婉,尹云,谢谢你们。”宋亦路满脸堆笑上去握手。 “导演,下次也给我个机会呗。”沈茜婉也知道这次没她什么事了,还想有机会参与进来。 “一定,一定。”一定拍,一定不拍,宋亦路还是没有说。 “谢谢导演能给我这个机会。”尹云也上来握手。 “都是同学,你们帮助我,我也帮助你们,大家互相进步。”这时候的宋亦路显得如此虚伪。 “央子,把劳务费发了。”宋亦路喊刘央。 “导演,这钱我不要。”沈茜婉说道。 “别,你也算是艺术指导,拿着吧,要不下次咋再找你办事。”宋亦路说道。 “那好,下次聚会我再给你找一个。”沈茜婉突然小声地调笑道。 宋亦路假装一愣,“你想多了吧,我说得不是那事,是拍摄的事情。”然后又不自然的笑了,趴在沈茜婉耳边说了句话,把她都逗乐了。 “你下回可别找刚来大姨妈的女生了。”这是宋亦路说的话。 刘央倒是站在尹云身边说话,不过看女生的表情,对他没什么意思,只是敷衍。 至于万春妮,她是没有出现,宋亦路也没问。 ~~~ 接下来的拍摄,找了一个滑板运动员,一个小轮车运动员,这些人技巧可以,但说起话来可是五湖四海的口音了。 宋亦路想了想,大家都用家乡话说,代表各地区的年轻人的态度,也没什么不好,他原来没想到这个层次,现在看看也不错,起码每个地区听到自己的方言会感到特别亲切。 篮球是在一个傍晚,聚光灯下,一个孤独训练的背影,一次一次的上篮,不断擦拭着汗水。 这只是素材,广告可能也就一秒左右的镜头,但选取那个素材,还需要宋亦路最后剪辑的时候再去考虑。 自行车运动员,则选择了一个清晨,现在天气已经转暖,可清晨也很冷。 这是在大学城的边缘,自行车女运动员从远处骑来,正好迎着第一缕阳光。 宋亦路还专门租借了拍摄轨道,跟着运动员一起前行。 在教室里还有一组拍摄镜头,这次没有找段子平,也没找他们班级的人,而是找了上届表演系的一个女生。 课桌上面摆放着许多高三的学习材料,女孩在认真的学习,能看到笔在不住的动,女孩在写着什么,一个侧面镜头,女孩的鼻尖上有细微的汗珠出现。 ~~~ 宋亦路整体的想法就是对比,男与女对比,教室与cao场对比,黄昏与黎明对比,单独突出一个场景中的一个人,学习训练时候的状态。 到最后剪辑出来的效果,现实一个跳舞的女孩,不断出现难度动作,这个女孩始终是侧着脸。 第二个,是一个滑板小子,在街道上,也是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但小子一直是正着脸。 第三个,是一个在教室学习的女生,也是侧着脸,可以看到他鼻尖上微微汗珠。 第四个,是小轮车在山地里急速的骑行与跳跃,这个人是正脸。 第五个,是一个夜晚训练的篮球男生,只有背影与不断的练习。 第六个,是迎着晨光的女自行车运动员,她是完全正面的脸。 然后画面中不断出现每个人正面的脸,与运动学习之后的面容,说着那句台词:我就是这个粒。 所有的人都是性格张扬,展现出青春活力。 不同人用自己不同的方言说出广告词,开始让人觉得稍微有点混乱,但听多了,都喜欢上自己家乡的方言。 在广告右侧下角标上,一直标注着“付刚工作室作品”。 做完这一切的后期工作,宋亦路与张衍先看了自己的作品,两人又商讨了半天,才在剪辑室里订上闹钟,各自躺在椅子上睡去。 别看很多的工作光鲜亮丽,背后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人上人与苦中苦真的有联系吗? 记住凡事没有绝对,这些话说得往往是普通人的路径,而你我都是普通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