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赵家出事 (第2/2页)
猛然间,她睁开了眼,整个人一激灵,从床上坐了起来。 额前的碎发混合着汗水零落的搭落在脸边,屋子里的炭火似乎烧的有些旺,温度也比之前高了不少。 “红袖,红袖!”她喊了几声,却始终无人应答。 赵老夫人掀开褥子,左右环顾,见伺候的丫鬟不在身边,方才想起最近自己睡觉轻,生怕被丫鬟走动吵醒,这才让人在自己休息时不要呆在屋内。 感觉嗓子有些发干,赵老夫人下了床,端起桌边的茶水一饮而尽。 似乎是听到了屋内的动静,很快,门外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响声。 红袖掀开帘子走进了屋,一声不响的站在门边。 “这屋太热了。”赵老太太道。 红袖闻言,低眉顺眼的走到拐角放置炭火的炉子边,捡起靠墙的钳子,开始将炭火往外迹 赵老太太坐在了梳妆台前,看着桌上的首饰盒,回想起方才梦中的景象,依旧心有余悸。 二十多年过去了,自己怎么还会梦到那件事…… 莫非,跟最近祖坟被冲有关系? 当年赵明诚跟海棠下葬后不久,赵家的家眷、仆人,便一个个死于非命,死状都相当凄惨诡异。 当时府内曾有不少人反应,声称自己在晚上赵明诚的房间附近,看到了一抹诡异的红影。 在此之后的几内,府中怪事连连,赵老爷也突然患上怪病,浑身上下的皮肤开始溃烂,最后被他挠的几乎没有一块好皮。 走投无路之际,赵老夫人只得令人将赵老爷手脚捆上,自己则在他饶介绍下,花重金请来了一位颇有道行的道士。 道士来了赵家后连声叹气,二话不,便直奔赵家祖坟。 看了墓地后,道士告诉自己,那墓里怨气冲,想必正主死的时候是带着极深的怨气。以自己目前的道行,恐怕也难以度化。 如果贸然迁坟,恐怕只会激其怨气,引来变本加厉的报复。 后来,那道士也不知用了什么本事,在赵家祖坟开坛施法,设下了封印;而在那以后,府中也再没人看到过什么鬼影了。 可即便如此,道士临走前却百般叮嘱自己,棺里的怨气只是暂时被他镇压住了。 过去的孽债道士不想插手,也没法插手。他告诫赵家自此后多做善事,多积德,以此感化对方。 道士离开后不久,赵老爷病情加重,翌日便吐血身亡,死在了府内。 似乎正如道士所,有些欠下的债需要偿还。赵家付出了包括老爷在内的十多条人命,最终才平息了那怨魂的怒气。 临走前,道士还曾经给自己留下了一首诗。 想到这里,赵老夫人心中一紧,联想起昨有个长工离奇死亡的事情,她急急忙忙起身,对红袖道:“对了,一会儿你叫志诚来见我……算了,还是我去找他吧。你先别弄了,过来伺候我更衣。” 然而她完后,红袖却依旧蹲在角落摆弄着面前的炭火,对自己的的话全然一副没有听进去的样子。 “你们这些丫头,今一个个的都怎么回事?” 赵老太太本就心情不好,这一下顿时来了气,抄起手边的茶杯,直勾勾的朝红袖砸了过去。 「啪」 杯子在红袖的脚边被摔了个粉碎。按理换任何人,现在早就被吓的魂不附体,跪地求饶了。 可奇怪的是,红袖依旧不为所动,直勾勾的蹲在炉子边,没有半点反应。 “来人,把这丫头带出去!” 赵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顿时提高了嗓子,朝院子外嚷了起来。 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平时自己一声吆喝,院里的下人便会立刻赶到。可今却不知怎么,就连刚才屋里发出那么大的动静,都没有任何人来查看情况。 “怨魂招不回,重与故人归。为问平生事,鬼神亦可悲。”此时,红袖忽然低低的开了口。 听到这首诗的瞬间,赵老太太瞪大了眼睛。 这诗,不就是当年那老道留下来警示自己的吗?!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个的?” 眼看着红袖起身,缓缓转过了脑袋。在对上那张脸的瞬间,赵老太太当即一个踉跄,整个人瘫坐在霖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