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六章 飞熊入梦 (第1/2页)
. 浏\览\器\搜索 \. \可/以快速找到你在本站看♂的书. “你说什么,浮游之血?” 荀子皱眉,听着程知远所问的问题,他亦是不太清楚这种事。 自古以来,从有仙人出现在世间之后,便没有说,有这种能够恢复感的方法,七是必定要失去的,因为仙家本就是无,七是人间的东西,仙人下降于世,最后又要归返于天。 古往今来许多仙人都是如此,而且荀子相信,如果真的有这种恢复七的方法,那像是程知远一般的,想要拿回自己感的人,必然也不在少数。 上古大夏,万载殷商,七千九百年大周天下,这期间诞生过多少人杰,那五十二仙人估计轮转了也足足有一两千位。 没有人找到方法,或者找到方法没有流传下来? 这是不可能的。 夏商周之中,商与周,虽然都是“不服前代管束”而愤起“义”兵所成的朝代,但是它们也不像是后来的某个二愣子人物一样,动不动就烧书,在这些年代,对于知识的传承看的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古代的书简会保留下来很多,只要他们写了。 商朝灭夏之后,仍旧给夏朝遗老保留了夏都斟鄩,反而是作为胜利者的商汤自己,考虑到占其宗社不利于统治,自己找了个新地方盖首都去了。 周朝灭商之后,动作和商朝差不多,也没有说把朝歌占了,反而是把商朝遗老都好好安置,甚至还封了个宋国给他们,宋襄公更是秋五霸之一,虽然他的半渡而击那场仗打的实在让人不忍直视..... 后来,包括秦朝,对于周天子也没有说直接砍死了事,而是好声好气借道,只是当时秦国作风太过硬派,而末代天子又是个病鬼,所以周朝大事都是东西二周公说了算,后来西周公因为过于害怕秦国的武力,而背叛秦国,秦国去打他,他又投降,秦国也就把这事揭过去了,直至天子死后,秦才真正用武力破周。 所以综上所述,了解前言更能够结合后面的况来看,在这种风气与氛围下,即使是虎狼之国的老秦人也不会胡乱烧书,故而只要有什么典籍,肯定是好好收起来的。 而稷下学宫更是天下三宫之首,藏经仅次于太学,荀子更是为稷下大祭酒,却都不知道有这种书简流传,这不免让他从心里感到古怪。 学宫内部,起码稷下前山的书宫内确实是没有这种书简的。 那么.....君王后手中书简的来路,或许是后山? “我替你去涂山氏走一遭吧。” 荀子对程知远道:“若是真有能解决仙人之缺的方法,对于你来说,倒也是极好的事,你在我学宫讲学三,吸引无数学子名士,就连我也没想到效果如此之好,帮你跑一次腿,也没甚么大碍的。” 程知远拜礼:“多谢老师。” 荀子话撂下来,于是便立刻动,他化为一阵青风,携带白雪,向稷下后山飘摇而去。 涂山王感觉到荀子的气息,他便心中明白,暗道是甘棠找的那书简被他知道了,这也是意料之中,因为甘棠所说,程知远必去找荀子,而荀子又必来找涂山王。 到时候只需要正常回答即可,不必遮遮掩掩。 但是涂山王苏羡也不明白,既然甘棠找到了这种书籍,想要去帮助那个仙人,那么自己交出去就好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一般,为何还要卖君王后一个人呢? 苏羡皱眉,但是就在他思考的时候,荀子的声音忽然传递下来了。 “涂山王看来早就在等着老朽了。” 荀子驾到,苏羡立刻起相迎,二人对面坐下,苏羡刚要开口,而荀子却是竖起了手。 “右山到后山的路并不远,老夫走了两步,倒是想到了些东西,我这里说出来,还请涂山王稍加指正。” 荀子微笑:“可是那公子召南的意思?” 苏羡道:“是,只是我也有些不解.....” 荀子摆了摆手:“你自然不解,因为你不知事来龙去脉。” 他在来的那两步路,或者说刚刚化为风雪出去的时候,脑子便突然灵光乍现,明白了前因后果。 ———— 故意卖君王后一个人,是给程知远找一个后台啊。 程知远说王后要送他姜氏的江山,那一国五千年积攒的精气神明,足以让他瞬间拥有极高的道行,但是这样一来就要受制于人,所以必然是甘棠给君王后出的主意,而他又知道,君王后必然会被程知远说服,因为王后自己也知道这个方法的弊端。 程知远点破之后,王后便顺势放手,这其中天子信物不过是插曲,可有可无,而甘棠断定他两人会好好谈,这样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程知远想杀徐无鬼,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君王后并不知道其中关窍,而乍一看,程知远去接受前代姜齐的江山气运似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最大的缺点是受制于齐国,等同于沦为齐国的专用打手。 那么不必让程知远受制,只需要让君王后欠他一个人。 如果此事成了,那么让君王后帮忙对付徐无鬼,那是很简单的事。 王后确实是不能踏出临淄城。 但是如果她开始飞升,那就不一样了。 开始飞升之后,君王后就可以离开临淄城,到时候因为欠了一个天大人的关系,徐无鬼必然被君王后所杀。 这是借花献佛,是借刀杀人。 徐无鬼同样差了一点就要飞升,但是被上次的礼乐之征攻破精气神明之后,他必然有一个衰落期,甘棠这些子看了许多关于仙人的东西,而在很久以前,她的原本真,也曾经遇到过一位仙人,那正是程知远在稷下学宫宣讲时,所提到的“天下”。 仙人天下,以善思考出名,更是世间第一广学之士。 而按照姬寤生所写的竹简上所谈论的,如果保留七飞升.....很可能不会去往白玉京,而是留在这片人间! 境界保留,人却不必登天! 郑庄公虽然有些神神叨叨,但是他确实是留下了很多诡异的东西,这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所以他写的东西,即使答案并不完全正确,但至少也有六分是真! 甘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了这等判断。 ———— 荀子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