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第1/2页)
剑骨第三十五章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东境大泽方圆百里。 偶尔有飞剑掠过高空。 背着沉重箱笼的书生抬起头来,看着一道道掠过高空的剑气流光,眼里一片平静。 桃枝城分别之后,宁奕一路驭剑,直到大泽附近才停歇下来。 到了此地,牛鬼神蛇居多,三大圣山说是要镇压大泽里的南疆魔头,但其实并非如此……琉璃山的收魔令一出,圣山大部分的力量都在巡视东境寻常地界的流荡鬼修,巡视的任务很轻松,踩踏飞剑拿“金线符”感应即可,若还有魔头敢不入琉璃山,在外开辟山头,圣山弟子直接荡平即可。 攘外必先安内。 大泽里的那些老魔,都缩在最深处,看样子是准备躲避风头,没必要正面硬撼。 三大圣山不蠢,这是李白鲸的事,也是琉璃山的事,等三灾四劫处理完杂事,之后那位甘露先生脱困,南疆躲在大泽里的魔头一个也逃不过,圣山子弟没理由去帮鬼修做事。 大泽之内,还有许多自立的山头,羌山,太游山,龟趺山,只是按规矩行事,以“沼气”过多为缘由,每日耗在大泽外围,不愿入内,这就是天上偶尔有剑气掠过的原因。 但其实三座圣山,仍然有修行者踏入大泽内,不是为了斩妖除魔,单纯是磨砺己身,原先那些老魔未曾进入大泽深处之时,此地便是一处出名的“小炼狱”,其实大泽并没有多恶劣,中境修行者都可以在其中行走,即便不懂符箓之道,星辉境界中境之后,便可以免于沼气侵蚀。 如今的大泽,不知是何原因,灵气氤氲程度发生了异变。 三座圣山,还有南疆的几头老魔,都在找寻一个合适的修行地点,可以更好的汲取灵气,星辉。 …… …… 宁奕选择步行,而不是驭剑,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驭剑太过张扬,他本身不是三座圣山的门下子弟,而且与太游山,龟趺山,以及羌山……关系都不算多么友好,三圣山打压鬼修,自己就算是这副年轻书生的模样,招惹了圣山中人,也可以给自己打上一个“鬼修”的标签。 其实以宁奕如今的修为,就算三座圣山的年轻修行者一起追杀,他也无所畏惧。 跟随西海老祖宗修行半年,宁奕的体魄,神魂,剑气境界,都处在同境无敌的情况,如果遇到所谓的“太游山双子”,类似这种级别的圣子人物,如果不出意料,宁奕一只手就可以镇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宁奕的剑在鞘中,人在路上,这就是最好的情况。 况且……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打了小的,引出老的,惹出那尊大菩萨,到头来不好收场,这里是东境,山高皇帝远,自己还是小心谨慎为妙。 第二个原因,徒步行走大泽,自己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 这几日,走走停停,观想古卷,自己隐约能够感到,大泽里的某处,导致灵气氤氲暴增,的确与自己的“传承”有关,长陵守山人泄漏一线天机,告知的秘密没有出错。 山字卷就在大泽。 东境大泽,不知何故,竟然有许多破 败的古庙,是因为临近东土,灵山的信徒曾经在大泽传教的缘故吗? 这些古庙内竖着菩萨像,或者罗汉像,鲜少有佛陀像,大多落灰生尘,蛛网缠结,破败不堪,的确是灵山修葺的庙宇,而且数量密集,看样子曾经是一处香火旺盛之地,只可惜后来衰败了,沼气横生,鬼修横行……隔着一座东境长城,灵山应该是懒得再费工夫,在这片大泽重新布道,否则如今的情况,甚至不需要三座圣山,灵山的修行者便可以逼得南疆老魔们挪窝。 一物还有一物克。 东西一宗一寺,都相当克制鬼修。 道宗的雷法,浩然正气;灵山的渡难符,佛陀金身;都属于至纯至阳之物,鬼修和妖物相当畏惧此类物事,一般打了照面,都是绕路离开,毕竟像韩约这样能够硬撼照顶日光的魔头,整座大隋就只有一位。 宁奕这一路上很是低调。 但似乎还是出了一些状况。 荒山野岭,杳无人烟。 下了一场小雨,为了不淋湿箱笼里的书籍,宁奕撑起细雪,举着油纸伞,缓慢前行。 看起来只有宁奕一人孤独行路,但其实并非如此。 宁奕步伐逐渐放缓,一脚深一脚浅,踩得泥泞四溅。 这场雨下得不久,一个时辰后就停了。 雨停之后,宁奕顺势歇息,停了下来,神情疲倦,擦了擦汗,然后四处观望一圈。 他的神念早已经探知到,自己头顶上,有两缕剑光,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