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2章 婆婆怎么能太得意呢 (第1/2页)
既然是任阿山自己上钩的,那赵进明便不客气了。 他扳扳手指儿开始数落: “你们屹峰吧,首先,远啊!老姐妹,你想啊,嫁到你东北那么远的地方去,哎哟喂,那我几年不看见啊!那我要像任老舅舅一样,躺在床上我也看不见她,我怎么能叫她答应哪? 第二个,屹峰……一个月多少工资啊?我干女儿现在在文化站呀,虽说临时工,可人家领导看重啊,你看看,请十天半个月假,人家都不出声的呀! 她还画画,还,哦,你不知道哦,我悄悄的告诉你,她还介绍她认识的人给我卖菜卖水果,那么,我总要给她一点介绍费的呀,一个月,五十一百总有的呀,那你想想,她一年赚多少钱啊? 还有啊,你们屹峰……呃,当兵人,险关险关的,万一打仗呢?对伐?噢唷,那我想想都要替我干女儿担心的哦!所以,屹峰……我也不觉得怎么样!” 赵进明说完,高傲的摆摆头。 任阿山看着他,嘴张了好几张,一时都说不上话来。 嗳哟,这打击不小啊! 自己儿子那么优秀,怎么到了赵进明嘴里,统统变成缺点了呢? 可仔细想想,赵进明说的,又挺有道理的,她竟然一时找不出毛病来。 哎唷,那就要命了,要真按着赵进明说的,秦凝看不上她家屹峰,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唉! 任阿山皱了皱眉,清了清嗓子,据理力争起来: “那个,远么,今后……可以转业的嘛,呃,工资……啧!小凝倒是个好细娘,不计较这些的!现在都和平了,不打仗,打什么仗,瞎说!而且我们屹峰高高的,长得多神气,对吧? 契亲家,你说,要不要你来做个现成的媒人,让小凝和我们屹峰早早定了算了!也省得你还要cao心这些事!” 赵进明笑:“老姐妹,我跟你讲哦,这找老婆,要找漂亮的,找丈夫,不能找太漂亮了,只要平头正脸就行了!屹峰……男小囡仔,太招眼了,招蜂引蝶的,有什么好!” 任阿山气极。 怎么她最最视为优点的东西,到了赵进明嘴里又不是了呢? “看你说的,这男人要招蜂引蝶么……只要嘴巴来事呀!不是长得好呀!契亲家你不要再乱做主意了,哼!好了好了,我先去看看我爹!” 任阿山吃瘪,悻悻的走了。 赵进明头一甩,低声咕哝:“切,对你儿子嘛,要哄,对你嘛,就要踩踩,婆婆怎么能太得意呢!” 赵进明用他除了秦凝、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一套江湖话术,无意中把任阿山的气势扫了个七零八落,倒也是大功一件。 反正接下来的几天里,任阿山对秦凝更加是各种讨好,连带着对秦阿南也十分讨好起来。 “阿南!亲戚都请好了吧?没有遗漏?” “jiejie,应该没有的了。小凝说,不要太节俭,也不要太铺张,那么我还是和上次领小凝一样,几个亲戚家只请老一辈的,本家几户也只请一家一个,还有队长他们几个……” “嗯嗯,小凝说的对的,太节俭了让人笑话,太铺张了又让人眼红。不过毕竟是办大事,不好得罪了人的,你把请的人再给我说一遍,还有当日迎亲的,陪桌的人,你也再跟我说一下。” 有任阿山帮着细细的打点,真是省了秦凝好多精力,又有赵进明帮着跑腿置办东西,还有三麻娘子这个媒人兴致勃勃的两家沟通,秦阿南的婚礼,便顺顺利利的办了起来。 六月八号,一大早的,秦凝家就热热闹闹的,好几个妇女自告奋勇的来帮忙落忙,这和秦阿南领养秦凝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哎呀,六阿婆,你这么早呀!” 秦凝刚起床,老六娘子就带了办酒席需要用到的碗筷什么的来了。 老六娘子说:“啊,是啊,办酒席嘛,都要早早落忙的呀,你们买的菜啊什么都赶紧拎出来,趁着这会儿不热,赶紧的都处理了。” 秦凝还挺客气:“真是麻烦你们,还要怠一日工,回头单独谢你们呀。” 老六娘子立刻眉花眼笑: “那六阿婆就等着咯。你这丫头买的东西好,随便给我们一样,我们都喜欢的!我跟你讲,我能来帮忙,还有人眼红我呢!啊哈哈!” “谁啊?” “老华娘子啊!我听你娘说,这次你让你娘说的清楚,只让男人来吃,要是女眷来,该给男客的一包香烟就没有了,那老华娘子不敢来啊!她不就眼红咯!” “呵呵,她不来,那是最好了。” 除了老六娘子这个很近的本家,竟然还有人不用请也来帮忙的,比如周彩凤和毛玲娣。 秦凝刚进屋拿东西的空儿,这两个妇女前后脚的也来了。 秦凝拎着菜篮子出来一看,倒还有点尴尬:“呃……彩凤婶子,四伯娘,你们来……” 周彩凤看看身后的毛玲娣,有点不屑的撇撇嘴,又转回来给秦凝一个大笑脸: “哎,小凝,我来帮忙呀!那,我先讲好,我不吃你家的酒席,我只帮忙!你放心,我知道的,你娘只是一家请一个男人,我不坐桌,不会让你为难的,来来来,快点,捡菜的捡菜,蒸糕的蒸糕,哎,毛玲娣,你来做啥呀?” 周彩凤说完了,为了表示自己纯帮忙不吃饭的立场,转身帮秦凝问起了毛玲娣。 毛玲娣腼腆的一笑:“我跟你一样啊,我只帮忙,我不坐桌,帮完我就走。” 周彩凤眼珠子转转,也不知道她想什么,上上下下的打量毛玲娣几眼,就指挥起了她:“哦,那蛮好,那赶紧的,大家一起干活啊。” 有了几个妇女帮忙,这婚事上的细碎事情办的就轻松了,再也不用秦凝一个人忙上忙下了。 一上午的时间,糕也蒸好了,包子也包好了,在秦凝家院子里铺着的芦苇席子上,摆了两席子晾凉。 昭文县这个地方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