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第2/2页)
即隐藏起来才好。 不知是不是心声被阿娘知晓了,突然之间,眼前一暗,耳边听到阿娘略显嘶哑的说话声,“何山,回寺里。” 车窗帘被拉起。 马车很快就启动,还有阿耶的叫喊声,在后面传来。 张曦抬头,正瞧见阿娘紧咬着嘴唇。 “怎么了?”华令仪察觉到小女儿关心的目光,暗暗有些后悔,预料会见到张婴,今日就不该带小女儿同行,她和张婴夫妻间的事,不该闹到孩子面前。 华令仪抱了抱小女儿,声音轻柔道:“你是不是想跟你阿耶回家?” “想。”张曦没有丝毫犹豫地点头,若说不想,那是假的,无论在那一辈子,还是这一辈子,阿耶都很疼她,她和阿耶的父女之情很深。 子不言父之过。 父母间的事,她没法去置喙。 “那就不想跟阿娘回寺里了?”华令仪捏了捏女儿圆鼓鼓的脸蛋,问道。 “也想。”张曦回答得很干脆,“我先陪阿娘,过几日再回府陪阿耶。” 华令仪笑骂了句滑头,和小女儿说上几句话,心头的沉重,顿时冲淡了几分。 ——*——*—— 回到瑶光寺,华令仪立即让慎妪联系刘玉,到了次日都没有消息传来,华令仪心里差不多有了数,没让慎妪再打听联系。 “她会来的。” 华令仪只说这一句,就丢开了,开始专心教导小女儿。 以前总听几位傅姆说小女儿如何聪明,华令仪以为是溢美之词,再者,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再聪明也有限,遂没怎么放在心里。 如今这么一用心,连她自己都大吃一惊。 所有东西,教一遍就会。 甚至书画两样,如果不是年岁小,笔力不足,怕是强过她许多,一时间,华令仪除了暗暗纳罕外,特别沮丧,自己竟没什么可教女儿的。 “阿眸,以后你不要再练字了。” 张曦听了抬头望向阿娘,脸上写满了诧异。 华令仪瞧着几面上小女儿的字,蹲下身,拉着女儿的手郑重其事道:“阿眸,你的字,已胜过同辈许多,无须再练,等你过了六岁,我会让你阿耶给你寻觅一名书法大家做师傅。” 小女儿有此天赋,不能埋没。 更不能因为教导不当,而误了女儿天资。 难怪小女儿打小喜欢收集名家书画,原来竟是天赋了得。 若是张曦知道阿娘心里的想法,不得不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真正天赋了得的是阿顾,不是她,她只是耳濡目染十几年,受了阿顾的影响,至于请书法大家做师傅,张曦还是倾向于左仆射杜如。 在那一辈里,他就是阿顾的师傅。 一个偶然的机会,左仆射杜如发现了阿顾在书画上的天赋,爱才心切,收了阿顾做关门弟子,这一辈子,也得全了他阿顾的师徒情分才是。 ——*——*—— 刘傅姆再次出现在瑶光寺的尼院,是半个月以后。 瞧着刘傅姆明显瘦了一圈,华令仪不解问道:“阿刘,你这是去做什么了?” “还不是因为你的事,” 刘傅姆没好气看了眼华令仪,“以后你的事,你直接交给你们家陈主薄,可别来找我,羊rou没吃到,徒惹一身sao。” 幸而大件没出手,要不然,她还脱不身。 就为了几面珊瑚挂镜,陈义能逼着她直接去买家的家里,把东西拿回来,她都觉得她没脸见她的那些大买家了。 “张家又不缺钱,怎么都轮不到你来贱卖嫁妆。” 刘傅姆说完,察觉到华令仪变了脸色,撇了撇嘴,“我说的可是实话,再不济,你总比我这个寡妇强。” “我倒宁愿像你一样,做个寡妇。” 刘傅姆听了,先是瞪圆了眼看着华令仪,尔后却是呵呵笑起来,“令仪,我发现,你也是个心狠的。” “但你终究不是,” 刘傅姆说完,顿了顿,“况且,你还有三个孩子,这一点,我怎么都不赶上你,要是我那个孩子还活着,我也不会离开陈家。” 华令仪叹了口气,“我要是没这几个孩子,估计现在也和你一样了。” “别说这些没用的,你知道的,我不需要怜悯。” 刘傅姆摆了摆手,“阿郑和我说了,你要亲自教十六娘?”她口中的阿郑,即是崔府的郑夫人。 ”我是这样打算的。”华令仪颔了下首。 “怎么突然有这想法了,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了什么?”刘傅姆问道。 华令仪笑了笑,想起张婴托慎妪传过来的话,说刘玉为人太过市侩,不适合给十六娘做傅姆,“你别胡猜,没有的事。” 一见华令仪的模样,刘玉也猜到,“不管有没有,我需要你的帮忙。” 顿了顿,刘玉坐直了身,喊了声令仪,“你是知道,我当初来洛京,是想找个靠山,避开陈家和娘家的纠缠,所以,哪怕我不给十六娘做傅姆了,我也希望能挂个十六娘傅姆的名头,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 “这个名头有用?”华令仪很意外。 “对陈家,以及我娘家很有用,自我来京入尚书府后,两边每次派人过来,都客客气气的,没有以前的颐指气使了。” “好,我答应你。”华令仪没有拒绝,但想到刘玉在外面做的事,到底相识一场,以后她还要继续挂着十六娘傅姆的名头,遂开口劝道:“你外面的那些生意,能了结的,尽量都了结吧。” “商者,贱业也,到底不入流。” “你是士族女郎,还是别去做这些事。” 这话刘玉却听不进去,”你放心,我只是小打小闹,不会连累到十六娘的名声,我喜欢商贾之道,只是因为喜欢,就如同有人喜欢珊瑚,有人喜欢琉璃一样,在我眼里,并无区别。” 顿了顿,又玩笑似的道:“再说了,我攀上了张家这棵大树,洛京城中,没有人会这么不长眼,来诋毁我。” 世上,什么时候都不缺流言蜚语。 可流言,同样也怕强权,就拿张婴和杨太后之间的事来说,一开始,说什么都有,而如今,随着张婴发落一批人。 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在公众场合提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