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代理人_三百六十六章 做城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六十六章 做城隍 (第1/2页)

    说完以后我留神看参谋团的反应如何,在我看来,这是好事啊!

    等于给阵亡的弟子提前就安排好了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

    城隍是正牌的阴神呐,分为王、公、侯、伯四级,京都城隍我压根就不指望了。

    因为京都的城隍已经有人了,这位置只能有一个,是要由正牌的鬼王担任的。

    小羽告诉过我京都的京师城隍,居然是于谦于少保。

    对,就是那个土木堡之变以后北京保卫战的于少保。

    两袖清风、家无余财的于少保。

    不是后来说德云社说相声的那个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

    阳间的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

    宋代列为国家祭祀,元代封之为佑圣王。

    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导。

    明太祖朱和尚曾是土地庙里的小和尚,做了皇帝后,他对土地公公及其上级城隍爷极为推崇爱戴。

    他下旨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爷的神职为王,职位为正一品。

    各府、州、县城隍爷的神职分别为公、侯、伯,从而与当地的官署衙门同等级别。

    城隍职责是掌管生人死人户籍,守护一方,为一方百姓记下善恶功过。

    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

    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相当于阴间的巡抚。

    府城隍相当于阴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阴间的县令,还给册封了具体的爵位名称。

    京师城隍

    都城隍:掌管省

    府城隍:掌管府

    州城隍:掌管州

    县城隍:掌管县

    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

    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这是阳间帝王的册封,阴司也很无奈,皇帝代表天命,天命不可违背。

    更何况一但被当时的统治者指定为城隍,就享受香火供奉,有了香火阴司捏鼻子也得认。

    可是阳间的帝王,需要的是符合他统治地位的的人物。

    却不管他们册封的城隍,有没有能力做好一个城隍。

    所以阴司就采取折中的方式,城隍你当就当了吧,原本阴司也有管理地方的阴神的。

    既然你们是册封的城隍,有面子有后台,还有香火。

    那我就把原来领地上的阴神,都降一级做你们的副手吧,实际上换汤没换药。

    下辖的判官、各司主簿、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阴神,还是当地原来的阴神。

    并且配备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也就是说阴阳司的判官,实际上就是副城隍,其实正副城隍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责任划分的。

    一般而言阳间封的城隍负责的是阳间的守护,跟监察,以及接引亡魂。

    副城隍,也就是判官,需要协助城隍处理阳间的这些事,还得负责管理居住在自己领地上的鬼魂。

    所以真正的城隍基本上也是被架空的,因为副城隍可以处理属于阳间的事务。

    而城隍却无法管理居住在阴司领地上的鬼魂,因为阳间册封的时候就没赋予你这些职能。

    除非城隍真的有实力管理好一地,不用判官协助也能处理好保境安民,剪除凶逆,领治亡魂这些本职工作。

    原来领地的管理者做了判官,多了一个顶头上司,虽然有点憋屈。

    不过也确实有了点好处,多了不少权限,起码在阳间行走随意的多了。

    可是憋屈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有法身、有香火之力呢。

    受点气就受点气吧!要不然还能咱们办?打又打不过人家。

    因为城隍的位置不是你封的呀,只要人家的帝王没取消这个职务,就只能存在,阴司想撤职都做不到。

    这样的情况到了近代忽然解决了,经历了几次战火、尤其是建国以后。

    各地的城隍庙大多破败不堪,很多城隍的法身没了,香火自然也没了。

    随即就被拉下了神坛,大部分城隍位置尴尬,就投胎转世去了。

    剩余一部分做的好的,阴司也都给安排了新的位置。

    反正各地又重新回到了千年以前的局面。

    既然阳间册封的城隍没了,可是这毕竟还有爵位呢?

    于是阴司还是按照惯例,设置了许多新的城隍位置。

    不过阴司的爵位跟阳间原来的爵位是有区别的,所以一般要降级一至两等。

    也就是说京都城隍,以及几个直辖市的王城隍。

    由东南西北四明公府的长史、大禁晨

    甚至可能是低配到由一等候,比如封为河北侯的刘备什么的担任王城隍。

    各省的城隍肯定是都城隍,这个一般是封公爵的。

    但实际上也就是阴司的郡侯,也就类似陶侃这样的二等候、三等候担任。

    以此类推,府城隍封侯爵,由关内侯甚至是将军担任。

    县城隍也就只能由郎官或者是左右鬼官来担任。

    可是我却发现在座的这些人,好像并不觉得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都在沉默不语。

    “我的提议不好吗?你们什么是什么意见?”

    “就算是做个城隍下属的阴差,也算是阴司的正牌阴神啊!”

    我就把我了解的关于城隍的认知告诉了他们,并且说道:

    “咱们目前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