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_413 交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3 交换 (第1/1页)

    【悠阅书城APP,免费看小说全网无广告,IOS需海外苹果ID下载】

    天黑了,这一天的活将要收工,许问看了看天色,预感到这一次的行程也将要就此结束了。

    他们毕竟还在去西漠的路上,来阳宁村算是路上插的一脚,一天时间,足以罗大用实际的例子,告诉他们窑洞究竟是怎么回事。

    窑洞的建设当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何况多添了这一堵山壁之后,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许问的收获非常大。

    他再一次切实感受到了连天青对他的良苦用心。

    窑洞是与他以前所见所学完全不同的建筑,但并非完全没有关系。

    同样是建筑,土结构也好,木结构也好,都是容纳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相通之处。

    而地方的水土与民情,会反过来影响它,形成完全不同的流派与风格。

    建筑是属于人的艺术,匠作是属于人的工作。

    除此之外,史月娥回忆起的史光明那些东西也带给许问很大的帮助。

    那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解题模式,就像打开了许问的新大门,让他直接感觉:原来还可以这样想的!

    他能感觉得到,这种思路帮助的不仅仅只是窑洞相关,这种对支撑力别具一格的理解与思考,还可以用在其他很多方面,有待他慢慢整理。

    他现在感觉非常充实,脑子和心都塞得满满的。

    “差不多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罗大看了一眼天色,拄着锄头说。

    他头发花白,年纪已经不轻了,体力跟年轻人肯定没法比。但这一天下来,他干的活不比他们少,看上去也不比他们更累的样子。

    许问知道这是为什么。

    他的经验实在太丰富了,对土层的了解比他们强得多。

    有时候遇到土石混杂比较坚硬的部分,他们只知道对着它瞎使劲,他就能分辨出其中不同的地方,用更省劲的方式处理。

    这一点,许问也做不到,还差得远。

    传统匠作是经验的艺术,在这个缺乏系统理论和先进工具的时代尤甚。

    阳宁村的人乱哄哄地停手,主家当家的也来了,热情邀请他们回家吃饭。

    按照惯例,匠工上家里做活,还要包吃住。

    “今天就不了,我还有点别的事情,晚上不在家住了,明早再过来。”罗大摇摇头,拒绝了主家的邀请。

    “别啊,今天村里特地杀了头猪,准备了大宴!就是为了你们准备的!”主家连忙拉住他说。

    “真有事,rou就留给孩子们吃吧。”罗大最后还是拒绝了,在主家遗憾的目光里离开了阳宁村,带着许问他们往山下走。

    走了两步,他们突然又被叫住,主家看着许问,抱拳问道:“之前只知道小兄弟排行十四,请问你的大名是?”

    许问一愣,报的还是化名:“我姓言,就叫我言十四吧。”

    “言小兄弟。”主家把这个名字放在嘴里念了两遍,把它牢牢记了下来。他笑着拱手道,“我相信,将来在别的地方,我们一定还会听见言兄弟的大名的!”

    林谢笑了,拍拍许问的肩膀,道:“肯定。一定是响当当的!”

    四人别了主家,离开了阳宁村,当然明天早上罗大还会再过来,直到完成这两片山壁的全部窑洞为止。

    他们来到山下,这里有一条小河从山涧流过,现在是枯水季节,河底的卵石清晰可见。

    河边一道大道,黄土路,但是很平整,可以通行马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