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 妯娌刁难 (第1/1页)
路家的院子里种一株银杏树,秋风吹下来几片金黄的叶子,掠过墨白的脸颊。 路太太心疼面前这位年轻的mama,她将她裹入怀中,情绪涌出喉咙,她说:“孩子。你辛苦了。” 不同于顾家的安慰。 路太太用了“辛苦”一词,她说话很讲究。 小墨年纪轻轻地,男人经常出门,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撑起整个小家。 辛苦这个词,真真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路太太。”墨白弯下腰,将泥人儿捡起来,并隐去眼底的波动,她说:“真不好意思。我出来这样久,孩子没人照顾不行,就先回去了。” 路老先生若是知道墨白会来自己的家,说什么也不会跟着跟那些人聊藏西的事情啊。 为什么偏偏传来如此的消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如此肯定地说顾维安死了。 数日前,从塔克拉山上,突然冲下来一支华国军|队。 令I国震惊的是,他们以为这群从天而降的华国人,会在抵达I国哨所时攻击,可是等了许久,也不见动静。 双方在绕择桥的对面对抗着。 I国嘲笑华国软弱,他们拿着刺道,抵在顾维安的胸前,嘴里嚷嚷着要求他们后退。 身后的子弟兵想要动手,却被顾维安严厉拒绝,他接到的指令是不能让事态扩大。 害怕吗? 那道离自己的咽喉不足两厘米。 先前与I国抗争,小米同志已经牺牲了。 害怕的成分肯定是有的。 可是想到藏西的父老乡亲,拿着上好的毛皮为他们做好衣裳,期待着平安的日子,顾维安便又不觉得害怕。 那叫嚣的大胡子,个子比顾维安还要高上一头,然而在对上顾维安凌厉的目光时,忽然有些怯弱。 大胡子甚至在心里嘀咕:真是个不要命的华国人。 刺|刀轻轻一挥,划破了顾维安的胸膛,男人却对身后的战友们无声地摇头。 这是命令。 绝不能让对方留下把柄,他们绝不能先开第一仓。 喜马拉雅的白雪皑皑,阳光恍惚了男人的眸子。 伴随着隐忍的惊呼,他无悔着今日的决定。 只是,小白,我终究还是亏欠了我们的诺言。 他没办法,带她和孩子去黄河滩看落日,在香山的枫叶再次盛开的日子,那些瑰丽的美景,也无法再同小白一起观赏。 即便身临囹圄,顾维安也不愿让自己死后,再遭I国的羞辱。 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纵身跃进克节朗滚滚的河流。 鼻腔涌进来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你相信命运吗? 还是那个冷冰冰的声音,如此清晰地贯进顾维安的耳旁。 ——柏舟,为何过了数万年,经历了三世轮回,你仍旧不懂。 蛮荒战火,硝烟四起。 原来人在濒临之际,竟还可以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象。 一名浑身是火的人走到自己的面前,他提着刀,咄咄逼人:“你为何总是在伤她的心,无论去哪个世界,为何总要为了那狗屁的大义,弃她于不顾!” 她? 还未来得及惊呼。 画面忽转。 他的小白,披着长到了脚踝如瀑的长发,对着他扯着凄楚的笑容:“阿舟。如今轮回还未满,回去吧。” 是辽。 顾维安是水神柏舟。 墨白是花神星岚。 情缘蛮荒,却魂穿于此。 ...... 顾维安醒来的时候是在河岸。 小鱼儿幻化成人形,她说:“主人。幸好所有的河流皆是相通,而你本身就是水神,落水而自愈,实乃大幸。” 世间稀奇的事儿太多,那些由I国大胡子兵给自己留下的伤疤,也因为得到灵泉的作用,得到了愈合。 “她来过吗?” 小鱼儿知道,顾维安嘴里的“她”定然是指墨白,于是摇了摇头,“是我自己做主,想着您定然不会让她担心,就没有把她送过来。” 看样子,墨白没有来,主人似乎挺难过的。 “要不,我把她给你送过来?”小鱼儿试探性地问。 “她还要照顾孩子,不用了。” 小白来这儿做什么。 这里的战事那么吃紧,他又怎么舍得她来跟自己一同吃苦? 顾维安头枕着双臂,他躺在那儿草坪上,星空璀璨,希望秋风能送去他的思念。 忽然,在绕泽桥不远处传来嚣张I国语。 男人立刻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他的伤已无大碍。 顾维安示意小鱼儿回到空间,他埋伏在桥墩下,意外发现几名炮|兵连的战友。 他们恰巧碰上的是I国第四师的师长,纵身跳上桥,在I国预备先动手前,成功地活捉了对方的头领。 I国增援部队抵达马洪线的旅部,他们岂能容忍华国这般羞辱。 白炽化对峙并不能解决问题,I国甚至吹破了天,向国际其他大国吹说,将用一天的时间,把华国兵从藏西赶走。 顾维安提高着警惕。 就在他保节跳河的时候,炮~兵连接到总参的命令,要打掉I国一个营。 但是司令员根据经验来看,他们完全有能力把四营全部吞掉。 “顾师长。”一名脸被炮火熏黑的男人道,“主席已经同意。” 这一仗,要打,还要打赢。 他们越过五千尺的高山,住在雪窝,因为空气稀薄,易产生高原反应。 I国亦是如此。 近一个半月。 这群在藏西的子弟兵们仍为了未来,坚持不懈奋斗,吞下了这些苦。 终于在十月末,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给了I国致命的一击。 “顾师长!”在端掉I国的地堡以后,首战的大捷,更加鼓舞着士气,“我们赢了!” 他们回到营地,听到东边的疆新,亦是连连捷报。 心里头盘算着归家的日子,顾维安的心里暖暖的。 不过,这些终究只是美好的愿望。 I国领导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盛气凌人,下达命令,坚持作战。 于是藏西与I国的风云争斗,进入了第二阶段。 从十月到十一月,三战三捷。 I国终于对华国产生了畏惧之心,他们甚至对自己来参加这场战斗而动摇。 一九六三年,一月一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