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向_29.16 用均摘星不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16 用均摘星不疑? (第2/2页)

器能够有舰载舰防炮的火力、水冷重机枪的持续、坦克炮的精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哪怕就是真的舰炮,高强度扫射一分钟也会炮管通红,散点度增加。

    现在城墙上重炮的轰炸,以及近防机炮对三公里范围内目标的点射,杀伤力十足,但是都无法拦截所有的兽潮。

    碳星上,就必须有一种近战突击兵。

    突击兵依靠钠燃料电池,能够爆发出强劲的动力,并且两侧可以展开较短的机械翼。这可以看成龙卫兵的变种。

    但是躯体加载了大量人造器官,经过运动调试,就能适应冲击战。

    关键指标:能够在两秒内起步,骤然加速到120M/S,承受最高点为十二G的过载,神经反应程度0.005秒……

    近战兵种手掌上的近战武器,不是翼刀,那太笨重了。

    而是一束束激光交错的测绘光条。当手对着目标一挥舞,激光得到返照的信号,手臂尖端会喷射出水刀一样的液态金属铯。

    这种液体从长条小口中射出的初速度极快,不过射出的质量少,后坐力弱。非常适合挥砍。当然缺点嘛,和水刀不能做远程武器的道理一样,距离一长,金属铯液体就无法聚焦。

    该武器近战,轻轻对准目标,能够轻易切开一厘米厚的铝合金。听起来破防能力不那么强,其实足够了。所有的速度型生物装甲,最多也就是这个级别。

    这种近战兵种,采取了磁反应装甲,宛如龙虾壳一样的环状结构套在运动关节上,而其他部位覆盖鳞片类的金属。这种装甲一旦遭遇到类似子弹造成的强冲击,鳞片下的磁能会爆发,以能量挡住能量。至于脱落鳞片,额,生物是靠自己长出来的,但是人类的战服是机械,不用考虑自我修复,直接躺在半球形修理舱中,用激光焊接上新的即可,防护力绝对比同级别的高速魔兽要强。

    突击兵是碳星开拓集团在城墙前四公里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十五人一组,完全可以拦截下任何突破前沿防线的、不超过八只规模的同级别突击兽。这还是按照,‘突击进来的兽类是同种,有着高度配合性’的标准。

    你要问八个以上怎么办!那就要问城墙上的火力组,是怎么漏下来这么一大撮的。

    就算突进到城墙一千米内的单个野兽们,胆敢聚集到一块,也用不着突击兵来打。城墙上的火力组直接通知周围突击兵调节远射模式,闪远点牵制,城楼上的人用几枚肩扛导弹,火力覆盖一波再说。——韭菜越密集越好收割!

    上述作战模式,是均摘星在几年来,综合各个开拓组在野外和小规模兽群遭遇战后的反馈,总结出来的战术资料。

    而曹新鸿按照均摘星的建议训练了六个战团——每个战团三千名这样的突击战士。尽管这些人的作战思维体系,来源于均摘星,但是调配人造系统是曹新鸿掌控,这个军事系统中最核心的集团也因此在曹新鸿手上。

    会议很快开到了中途,下面即将进入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谁来担任战帅。

    其实,在碳星参会的长者们看来,是不用选的。当然应该是大先知来担任,总不会要把这个重要的军权,让联邦空降下来一个人来继承吧。——哦,这些碳星刚刚褪去几年前幼稚思想的长者们现在还不知道主席台的三位都不是土之星变节者,就算知道了,也不可能造反,最多是企图下克上把曹新鸿和均摘星裹挟成碳星本土派。

    在人工智能评定中,也用不着烦恼这个问题。当下,有资格指挥大规模战役的,能把握住火力打击和兵力运动的,也只有在天体塔学院待过的均摘星。

    但是现在会议上,均摘星没有任何发言,而智能评定也在闪烁着电讯号。在会议室这些参会者们看来:“难道是,大守望者对大先知掌握军权有所顾忌?”

    均摘星掌握碳星星表军权,的确让人顾忌,但是有所顾忌的是联邦的最高执政官们。——土之星上的情况真的让执政官们有阴影。

    碳星砥柱城会议情况即时链接到磁云星上宣檄要塞信息中心。

    现在“碳星表面最高军事权”该如何决定?引起澜涛嘉敏和枪焰沧心等英雄位高层们额外关注,但是这些大人物们最终还是没有越级插手碳星的人事决定。

    碳星会议上,曹新鸿对着众多参会长者们宣布道:“大规模作战,有一人可以。”

    曹新鸿这时候目光瞅了瞅均摘星。均摘星也看着曹新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