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没人待他们不好,也没人待他们好(二更)  (第1/1页)
    “有对象了吗?”    “过年28了吧?”    “什么时候领证啊?”    “你老大不小了,如果遇上个还行的孩子,可千万不要放过他啊。”    ……    要说这时代也真是有意思,    二十年前,生孩子要罚款。    二十年后给补贴年轻人都不生了。    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对于适龄单身狗来说,过年不是过年,是过关,这关就是催婚关。    时间像是忽然被加速了一样,没什么事之后,一天接着一天的飞奔。    淘宝店的销量这几天受了些影响,刘以琦不用嘱咐也知道抱枕的订单不必再向服装厂下了,剩下的两个车库卖完那便止于此了。    她还有些舍不得,虽然时间不久,但这是她长这么大最成功的一次经历了。    最后一次两千五百个抱枕订单,她拿给温晓光看了眼。    这个数量也就最多两天的事。    “楚楚跟我说后天就过来,带着合同。”刘以琦转圈看了这里一眼,虽然他们一起待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    “你别弄的跟生离死别也一样,没有必要,”温晓光翻看完手里的东西递给她,“咱们后面还要继续呢,只不过不在淘宝网上开店了。”    “我记得,你上次说过做好用户体验什么的。”    “让你帮我想个好名字,想了么?”    刘以琦说道:“你比我有文化。”    “是吗?”温晓光还真有些没想到,“可是……我才高中啊。”    刘以琦:“……”    他连忙摆摆手,“开玩笑哈哈,其实名字好想,但是域名不好想。”    “域名?”    “互联网发展几十年了,好听的、朗朗上口的域名早就被全世界人民找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好域名不多了,”说起这个,温晓光也是有些无奈,“你知道有些聪明人意识到域名是个好东西,所以提前注册了很多好域名,然后等着创业公司过来购买,赚了大钱。”    “这也行?”    温晓光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什么不行?”    “那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一个网站,”温晓光拿起衣服,冬天冷出门还是要多穿的,“一个卖衬衫给80后的网站,这和开完店卖抱枕的成本不同,需要一点前期投入,至少先要把网站给搭起来吧?”    建立一个简易的网页是不难的,但既然说了‘追求用户体验’就得做的像个样子。    “那200万……”    “嗯,可能有些不够,不过我会想办法。”    好在2009年上半年沪深两地都翻了一倍,他会在不久之后满18周岁,这倒是不难。    一步一个脚印,要踩准了。    广告宣传的办法他也想到了,初始积累的资本金不够,在广告上不可避免的要沾着重生的光。    “我走了,我姐还在等我,这几天学校要期末考试了,哪天王楚楚到了,第一时间通知我。”    刘以琦看着他离开,沉默不语。    在这个瞬间,她是羡慕温晓晓的,她没有选择困难,全部身家赌在他身上就行了,他往哪儿自己就往哪儿。    不像她,这一次的收入大概在30万出头,    拿到手里再拿出去,这需要勇气,旁人看着是很简单的,可出钱的是自己。    就像都知道被捅一刀很疼,可到底多疼,不被捅过是不会知道。    ……    温家的亲戚不算很多。    父亲温爱华的同辈只有两个jiejie,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典型家庭:不管怎么罚,穷死也要生儿子。    温爱华就是第三个出生的小儿子。    小时候太过溺爱,慈母出了败儿,可惜那两位jiejie也不是什么爱学习的人,所以不存在‘jiejie让读书机会给弟弟’这种经典情节。    都没什么文化,才有了这姐弟俩的名字:温晓晓、温晓光。    水平、内涵为0.    当年家里生活艰苦,大姑嫁人时带着些‘卖女’的意思,因为大姑父的家道不错,但身体不好,去世也有十几年了,后来也穷了,生个闺女,大温晓晓两岁,大姑又跟了个死了老婆的男人。    二姑和邻村的小伙儿结婚,几十年过的同样平平淡淡。    温晓光的母亲沈丽这边条件稍微好点儿,姥爷是退下来的兵,有些钱拿。沈家有四孩子,沈丽排第三,前面俩哥哥,外加一个弟弟。    大舅沈国强如今已经58了,他有独子沈梁才,也就是这次搬家的主角。    从前的温晓光对家里亲戚的关注不多,如今他的记忆也很缺乏。    所以他问jiejie,“我只知道,沈梁才是做包工头的,其余的呢?”    “我不喜欢他。”温晓晓之言了当。    “为什么?”    “挣了钱,有些狂,原来人还不错的。前段时间我听说在外面找了小老婆,和嫂子的关系也不好,还和他娘家舅舅干了一架,感觉天王老子都治不了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