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二章 笼外之笼 (第2/2页)
诸般囚笼之上,又是谁在俯瞰大地,玩弄风雷,掌控轮回? 神仙? 神仙没见着,仅存传说。 无数万年之前,有那么一群人,竟摆脱浩劫,冲出囚笼,飞走了。 去了何处? 明月之上,有个月族! 那群古人,又是如何破解天地禁制? 莫非是说,蛮族部落中的石塔古阵,以及月影神像,等等,皆与之有关? 哦,犹还记得,此前星云宗属下的仙门,曾于黑泽湖,暗中打造古怪的阵法。如今又有大批弟子前来部洲,或许不是为了寻找观海子,不是为了弘法布道,也不是只为烧杀劫掠,而是…… 无咎忽而觉着日光刺目,转而又神色一凝。 虚空的遥远之外,一个圆状之物,像是玉磬,静静孤悬天边。没了夜晚的耀眼,少了独放的光芒,多了几分晦暗,倍显孤寂清冷。而正是它与太阳的天各一方,这才有了黑夜与白昼之分,以及阴阳的交替旋转。 毋庸置疑,那玉磬状的东西,自然便是月亮,曾惹得多少才子、佳人为之倾情!而它惨兮兮的样子,若是理你才怪呢! 何为玉磬? 典籍有云;盖物之美者,莫如玉,而球之美出于自然者也。先王乐天,以保天下,因天球为磬,以其堂上之首乐之器。 玉磬,球也。 明白了吧,诗歌中将月亮称为玉盘、玉轮、玉环、玉钩,无非是个人的臆想,实则它的形状,原来是个球样。 不过,上面有人吗? 月族的道友,给我冒出一两个瞧瞧啊…… 无咎的神色中,透着深深的好奇,却又摇了摇头,转而继续远眺。 此前总是以为,天是蓝的。而人在高空,情景不同。除了太阳与月亮之外,四方竟是黝黑而深邃茫茫。倒是与经历过的月影古阵的幻象,极为相仿。那漫天的星辰又去了哪里,是否相隔遥远而一时寻不见…… 不过,脚下还有一片明亮。 无咎从远处收回眼光,低头俯瞰,忽而心神悸荡,又是一阵身形摇晃。 但见云雾遮掩之下,蔚蓝的一片,应该就是大海。而蔚蓝之间,又环绕着一片黄绿的色彩,当为部洲所在。隐约能够分辨出其中的荒野丛林,河流大川,却见不到野兽的踪影,更无人迹。 而那广袤的土地上,分明有着万千蛮族,成群的鸟兽,以及仙门弟子,如今却尽数成了蝼蚁,卑微的无从存在。诸般生灵,渺如尘烟啊…… 无咎突然心生惶恐,微微打了个冷战。像是高处不胜寒,又仿佛寂寞难耐。 他催动灵力护体,心底暗暗长吁。一时之间,感慨莫名…… 部洲之外,再无陆地。大海蔓延而去,四方低垂,几近成圆,浑然又是一个球。嗯,原来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一个球样。想必神洲、贺洲,乃至卢洲,都在遥远的另一方。或为禁制的缘故,各有天地…… 飞天不成,只能重返喧嚣,化身蝼蚁,趋附于尘埃之中。 却不知有无一日,能够挟风裹电,登凌九霄,纵情逍遥,也不枉人生这一回。天外那么大,谁不想去看一看呢! 无咎心绪纷乱,缓缓降落。而返回之际,他又不禁抬头仰望。 与之瞬间,那虚无之外,似乎有隐隐风雷作响,像是召唤,又或是神临上界,于俯瞰之际,所发出的一声嘲笑…… …… 部洲腹地。 雨雾笼罩下的山林中,多了成群的修士。 山崖下,有个山洞。 一群来自于星云宗玄武崖的弟子,坐在洞内避雨。说着拗口,姑且继续称之为元天门弟子。 为首的三位筑基前辈,乃是阿威、阿雅与阿胜。余下的几位羽士小辈,则是阿猿、冯田、阿离与阿三。一行原本九人,如今仅剩七位。即使如此,也是相聚不易。阿金死了,还有一个走失了。 “唉,我的师兄,愿他一路走好……” 阿三倚着洞口的石壁,看着洞外飘飞的雨雾,话语中透着哀愁,好像在思念着他的师兄。而他的一双大眼睛,却闪烁着轻松的神色。 阿猿、冯田、阿离坐在一旁,彼此面面相觑。 阿威与阿雅,并肩坐在洞内一侧。闻得动静,两人默默换了个眼神。 而阿胜则是独坐一隅,只管默默歇息。 “阿三师弟,你倒是一位有情有义之人!” “阿猿师兄,还是你懂我!” “我不信……” “冯师兄,你竟然不信我?” “呵呵,并非如此!我是说,我不信无咎……” “有何不信?他虽然狡诈卑鄙,却自寻死路……” “你亲眼所见?” “如若不然,他为何迟迟不见回转?如今一年过去,音讯皆无,我那可怜的师兄啊……” “师弟,何妨说说当日的情景……” “说来话长,不提也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