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章 治疗眼疾(1)  (第1/1页)
    威严的大殿里,正坐着一个威严的男人,英武挺拔,剑眉星目,头悬珠冠,身着锦绣华衣。    他闭着眼睛,冷漠的让人无法靠近。    他高高在上,压得人抬不起头。    他不怒自威,双眼一睁,两道目光,足以威慑众生。    他的眼神极其自信,不恶而严。    他便是威震四海的迁竹国国君萧鞅,世人谈之色变的铁血君王。    他用一把利剑重铸迁竹辉煌,筑起牢不可破的军事堡垒,如今权倾天下,傲视诸侯。要是他还有什么烦恼,应该就是他还没有一统天下。然而事实上,他并不会为这件事而烦恼,令他烦恼的是令外一件事。    他坐在龙椅上已经足足一个时辰,既没有说话,也没有听人说话。    他一会儿闭着眼睛,一会儿又睁开眼睛,一会儿垂眸,一会儿又抬眸。    所有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更不会有人知道他其实只不过是在发呆而已。    是的,他完全就是在发呆,他怎么可能不发呆?因为就在上朝之前,他刚听了一个生平第一次听说的笑话。    说是笑话,他却至始至终没有笑出来,他到现在都还不确定自己听见的笑话,究竟是不是真实的。    这让他感到烦恼,但是他又不能把他的这个烦恼告诉他的朝臣们。    文武官员当然也都察觉了萧鞅的异样,也都开始感到奇怪和好奇,但他们不敢左顾右盼,甚至不敢去看萧鞅,因为他们都非常畏惧眼前这位年轻的铁血帝王。    站在离萧鞅比较近的是右丞相,他年老,经验也老道。就算发现下面有不少人拿眼睛盯着他看,他都摆出一副眼花耳聋的样子。    人人都不敢出声,他当然也不敢出声。人人都不敢去看萧鞅,他当然也不敢。    反正不管萧鞅正在为什么事而发呆,他至少是出来上朝了,这总比他连面都不露要好的多。    只要萧鞅能出了上朝,右丞相已别无他求,也没其他的担心和忧虑。    站着萧鞅身侧的苏公公悄悄留意着殿下的情况,突然很轻声的咳了一声。    这声很小很轻,却足够唤起萧鞅的注意。    萧鞅回过神来,不动声色的盯了苏公公一眼,然后冷眸扫着殿下文武官员,沉默了许久,才歪着头对苏公公低声道:“今日可下朝了吧?”    苏公公双肩一抖,轻飘飘的扫了殿下一圈,见无人察觉道萧鞅刚才说的话,才下意识松口气,然后朝萧鞅不动声色的点了下头。    萧鞅清了清嗓子,对官员说道:“今日既无事呈报,就退朝吧。”    这上朝开没真正开始,就下朝了?    众人面面相觑,却只能叩礼退朝,然后各怀心事的回家,继续揣测圣意。    只不过,无论他们怎么揣测,也不可能猜出萧鞅的心思,因为圣意难测。    待文物官员皆退下后,萧鞅才缓缓吐了口气,歪着身子靠在龙椅上。    殿门已被关上,萧鞅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形象会被别人看见。    但是也不能说是无人看见,因为苏公公就在旁边,而且还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大殿的暗角里,还站着十多个黑衣人。    这些人各个披着巨大的黑色斗篷,斗篷上还别着一颗鸽子蛋大的珍珠。    这些人,如鬼魅一般依附在黑暗里。    萧鞅眯着眼睛,嘴角挂着一丝寡淡的笑意,咋看之下,只觉得他再无先前的威严,反而变得有些邪气。    “你们跟着朕多少年了?”他忽然如此淡然的问道。    一个黑衣人快步上前,跪地回道:“已二十三年。”    萧鞅用手支着下巴,懒洋洋的笑道:“才二十三年?难怪,难怪。”    没人听得懂这声“难怪”指的是什么意思,也没人可以从他古怪的口气中听出他是喜是怒。    如果他只是一个威严铁血的帝王,那么他的“圣意”倒还是不难猜,可偏偏他并不是,他的性格多变,就如他丰富精彩的人生。    “真没有想的,你们居然也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惊喜,真是领我意外。”萧鞅一脸笑意,“有意思,真有意思。”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刻纷纷跪地。    萧鞅眯着眼睛,懒懒说道:“楼千云,你究竟还会给朕带来多大的惊喜?”    他说话声音虽然并不宏亮,语气也并不生硬冷漠,坐姿更加不端正,可是他的话却字字砸进人心底,让人莫名心跳。    萧鞅似笑非笑,下巴略扬,真是一副喜怒莫辨的样子。    他真的是感到惊喜,因为自从他登上皇位之后,就再没有尝过被人背叛的滋味。    楼千云三人居然敢背叛他,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是他却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是一个比楼千云等人更加冷血,更加无情的人。只有越是冷血越是无情的人,才会不怕被人背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